第4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钱!(2/2)
李玉芳拿着汤勺一口一口给杨铭喂的时候,杨铭发现现在自己的胃口非常好,可能是这一副身体太长时间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来正常饮食了。
平常基本上都是以输营养液为主,除此之外还通过插胃管的方式喂流质食物,这种情况下,这一副身体怎么可能不瘦下来呢?
“爹地,我想问你一些公司的事。”
杨铭是知道父亲这一家名叫鸿辉电风扇公司的。具体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
“你说。”
“爹地,我们家公司年收入多少,年利润多少?”
这些?
现在除了他们夫妇俩,也就是女佣人阿珠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人外人。
“我们公司去年年收入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有些账还没有收回来。不过,从现在全部账本来看,去年年收入大概四百万港币左右,利润四十万港币左右。”
年收入四百万港币?
年利润才四十万港币?
算下来利润大概是10%,这利润在实业来说,自然也不算是低了。
不过,相比起杨铭前世经营的军火生意,甚至走私生意,还有洗钱生意来说,这赚钱利润也太低了。
“爹地,那我们公司多少人?”
“二十多人。”
二十多人?
那么算下来,公司也只能算是小公司。
公司人员不多,再多养不起,而且,年收入和年利润也就这些。
在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年收入四百万港币,多吗?
当然不多。
像香江许多大公司,年收入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几十亿也是不少的。
像汇沣银行这些大公司,年纯利润也在几个亿港币以上。
“爹地,那我们公司的电风扇卖给谁?”
“主要销售给欧洲的公司,少量卖给南洋的公司,我们都是先拿到订单再生产的。”
香江人口四百多万,不多,不过,香江生产电风扇的公司可不少。
竞争者还有来自东洋,湾湾甚至欧美自己的公司。
杨继荣都是从欧洲先拿到订单,拿到订金,才会生产电风扇,然后剩下一部分也是南洋的订单。
再多生产出来,除了卖不出去外,工厂也没有那么多人。
对于真正的电器大公司来说,杨家的鸿辉电风扇公司只能算是小作坊模式的,虽然质量各方面符合欧洲的生产标准,制造这方面和大规模生产的公司相比,确实差了许多。
杨铭还没有去过鸿辉电风扇看到,不过,他前世曾经因为军火生意的关系,他去过南亚,像阿三这些国家,一直到21世纪,他们生产并且出口到欧洲的电风扇,依然还是小作坊模式的。
他们电风扇生产质量好,所以欧洲消费者市场还是有的。
现在父亲那家鸿辉电风扇公司的生产方式,怕是差不多都是这样,像是普通家庭小作坊,又像是分工流水线,应该也有按件计算的模式来进行。
“peter,等你病好了,让你爹地再带你去看。”看到儿子关心公司的事,夫妇俩自然也很高兴。
这公司不管这么说,以后都是留给儿子的。
当初,他们让儿子到伦敦留学,也是希望儿子能够学到那边先进管理模式,以后回来接管家族企业的。
现在杨铭对于杨家的电风扇公司,杨铭是不太感兴趣。
主要是规模太小,利润又低。
难道让自己去模仿前世那位电风扇发家的大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