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第107部分阅读(1/2)
宽弛”的态度。此举的效果自然也是明显的,作为回报河北不少大族都选择了在袁绍帐下出仕。哪怕是后来袁绍自立为帝,仍有数个家族死心塌地的追随于他。像是袁绍麾下四大军师之一的审配就出身魏郡大族,其族人在魏郡不仅兼并土地,藏匿罪人,更明目张胆地追捕逃奴,可谓是嚣张至极。所以在袁绍的一再纵容之下,河朔地区的世族豪强远比青、徐二州要强硬得多。为此蔡吉也早已做好了同这些个牛鬼蛇神长期纠缠的准备。
然而令蔡吉颇感意外的是回城之后第一个来找她的人,既不是李敏、田畴,也不是幽州的其他豪强,而是在长城之上一直没怎么做声的贾诩。当下人在书房外通报之时,蔡吉正与庞统商议出兵上谷的事宜。耳听来访的是贾诩,蔡吉只微微楞了一下,便让人将贾诩请进了书房。可谁知向来为人谨慎的贾诩这次一进屋,就开门见山地向蔡吉问道,“重豪强兼并之法。可是主上的主意?”
面对贾诩的质问,蔡吉抬手阻止了想要替她解答的庞统,转而以坦然的口吻向贾诩颔首道,“正是。”
贾诩见蔡吉回答得如此干脆。花白的眉头不禁拧得更紧起来。却听他沉声追问道,“主上可知曹操在冀州也在重豪强兼并之法?”
蔡吉点头道,“此事孤略有耳闻。”
贾诩听罢,紧盯着蔡吉一字一顿地探问道,“曹操此举在冀州饱受士林非议,主上就不曾想过,借机反其道行之拉拢河朔大族?”
原来说起对付河北的大族豪强。曹操早已走在了蔡吉的前头。在后世的一些文献之中,似乎总是将失去土地的农民当做土地兼并的最大受害者。其实相比平民百姓,土地兼并对王朝统治的危害更为致命。毕竟百姓失去土地还可以做佃户、打散工,甚至卖身为奴。而中国自秦统一六国奠定郡县制为基础的大统一王朝之后,自耕农便成了历代王朝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所谓“自耕农”指的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农户。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地主也算是自耕农。他们在拥有权势与武力仰仗的世族豪强面前,和小门小户的农民一样没有还手之力。
豪强兼并夺取的自耕农的土地 。破坏的是小农经济,挖的是国库的墙角。当土地兼并严重到一定程度,自耕农大量流失。官府便无法收取足够税赋,王朝的财政也必定会随之恶化,进而逼迫统治者加税。当然有权有势的世族豪强各有各的避税法门。绝大多数的税赋最终还是会分摊到自耕农的头上。于是不堪重压的自耕农纷纷抛弃土地逃避税赋与徭役,从而加快世族豪强兼并土地和人丁的速度。恶性循环之下,丧失税赋来源的王朝,财政彻底奔溃,国库空虚。久而久之无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地方官府,都无法再负担兴修水利、防守边关等职能。一旦遇上天灾,或是外族入侵。原本摇摇欲坠的王朝就此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诸侯,只要稍微有点常识,都知道豪强兼并乃心头大患。然而另一方面皇帝、诸侯们又无法脱离世族豪强来统治天下。于是乎,历代的统治者面对豪强兼并便总是在严打与宽弛之间摇摆。而摇摆的基准就是个“钱”字。有钱的时候松些,没钱的时候紧些。至于像曹操这样钱粮早已捉襟见肘的诸侯。自然是严打世族豪强没话说。
蔡吉现在的情况是,不处理豪强兼并暂时也能维持财政,而拿豪强兼并开刀则会丧失一部分河朔大族的支持。从这一点来说贾诩建议蔡吉利用曹操整治豪强兼并的机会拉垄河北大族,在政治上也未尝不是条妙计。
只是蔡吉显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有所妥协。这不单单是因为她深知兼并的危害。更为关键的是蔡吉之前为安抚民心,已经免除了冀、幽两州的税赋。加之前将近一年多的鏖战,饶是蔡吉拥有东莱、北海这两座粮仓,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财政已经濒临极限了。这种情况下最快的补血方式,无疑就是吃大户。因此就算明知这会得罪人,蔡吉还是和曹操一样,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肥头大耳的世族豪强身上。
却见蔡吉注视着贾诩平静地道,“文和先生所言不无道理。趁曹操严惩兼并之机,孤若宽弛于豪强,确实能交好不少河朔大族。”说到这儿,蔡吉忽然将声调一扬正色道,“但孤身为大汉之臣,理当尽忠于国!宽弛豪强,虽能私结好于他人,却费千匹绢,万石谷,于国事犹所无益!”
“好个于国事犹所无益!”早就跃跃欲试的庞统听罢蔡吉所言,当即激动地附和道,“主上英明!大汉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宽,故不摄。主上若纠之以猛而令上下知制,则定能制胜于天下诸侯。”
面对态度坚定的蔡吉与一脸兴奋的庞统,贾诩此刻的心情是,既欣慰,又忧虑。欣慰的是蔡吉没有像袁绍那般一味讨好世族大家。无视兼并危害,进而自断基业。忧虑的是蔡吉与庞统都还年轻,对于治理豪强兼并一事太过于乐观。熟读儒、法两家经典的贾诩当然十分清楚世族豪强兼并土地和人口会给一个政权带来怎样的破坏。而寒门出身更是让贾诩打心低里支持打击豪强兼并。可多年的官场经验却告诉他这事说起来慷慨激昂,做起来却险阻重重。
其实。倘若贾诩这会儿的主公是曹操,那他多半会选择沉默。毕竟曹军急需钱粮,而曹操本人又性格多疑。这种情况下就豪强兼并之事进言,只会引起曹操不满。相较之下,蔡吉虽同曹操一样强调“法术之治”,但她为人更谦和,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见。也正因为如此。贾诩才不想看到蔡吉因一时的冲动而丧失已有的大好局势。
思虑至此,贾诩便毫不避讳地向蔡吉进言道,“主上明鉴,河朔不似青、徐二州久经战乱,百废待兴。正如士元先前所言,袁绍以宽济宽,致使冀、幽、并三州豪强林立,大族间更是盘根错节。互为表里。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眼下天下尚未平定,主上贸然整治豪强兼并。臣恐此举会激起豪强叛乱!”
蔡吉知道贾诩并没有危言耸听。在原有的历史上,曹操在统一河北之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兼并,制约世族豪强。从而在减缓对百姓盘剥的前提下,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与实力,为后来曹魏的建立以及三国归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正如贾诩所分析的那样,曹操因损害河北世族豪强的利益,转眼就成了士林名士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不仅如此,在曹操兵败赤壁之后,世族豪强们更是趁机策划了数起针对曹操的叛乱与暗杀。以至于曹操的继任者曹丕、不得不用九品中正制来讨好拉拢世族豪强。
眼瞅着蔡吉陷入了沉思。一旁的庞统以为她投鼠忌器,不敢向世族豪强动手。情急之下,庞统不禁杀气腾腾地嚷道,“有胆敢犯上者,杀无赦!统就不信豪强的脖子硬得过钢刀!”
“士元想做商君乎?”贾诩扫了庞统一眼反问道。
“只要能助主上富国强兵,统做商君又有何妨!”庞统说到这里。当即把心一横,冲着蔡吉抱拳道,“主上若怕激起叛乱,可先在幽州整治兼并,再将统五马分尸,以平积怨!”
商君即商鞅,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其乃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商鞅深受秦孝公器重,在秦国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然而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得罪了大量秦国贵族。在秦孝公过世后,商鞅受政敌迫害,最终被秦惠文王处理车裂之行。
庞统敢决意效仿商鞅,无疑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蔡吉在感动之余,忍不住莞尔道,“傻瓜。孤要五个士元做啥?派去分管五州吗?”
此话虽是戏言却让庞统感受到了蔡吉对他的维护之心。心头一暖的他当即更为坚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不过还未等庞统进一步阐述对付世族豪强的计策,蔡吉已然向他和贾诩表态 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整治豪强兼并一事,不可不干,也不可蛮干。刚才听罢文和先生所言,孤觉得在幽州整治兼并,需遵循两项原则。”
贾诩和庞统听蔡吉这么一说,不由交换了一下眼色,双双拱手道,“愿闻其详。”
“其一,不连坐;其二,随曹规。”蔡吉竖起两根手指道。其实就算贾诩没有来,蔡吉也会同庞统谈起这两条原则。不过既然贾诩起了头,蔡吉自然也就顺势提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原则。
“连坐”指的是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所以“不连坐”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不盲目扩大整治兼并的打击范围。“随曹规”字面上看来有点接近于萧随曹规的意思。但仔细想来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所以蔡吉的话音一落,庞统忙不迭地追问道,“敢问主上,随曹规可是要吾等学曹操?”
“正是如此。”蔡吉含笑点头道。
“若是如此,吾等岂不是事事皆慢曹操一步。”庞统皱起眉头道。话说在得知蔡吉有心在幽州等地政治豪强兼并之后,庞统可是大有在幽州大干一场与曹操一争高下的意思。可听蔡吉这会儿的意思,却要他处处都学曹操行事,如此一来又怎能比得过曹操。
蔡吉见庞统没能理会自己的意思,便摆了摆手解释道,“非也。只需整治力度不超曹操便可。至于如何行事,全凭士元自行做主。”
庞统是何等人,经蔡吉稍稍一提点便领会了其中的奥妙。正如先前贾诩所提,曹操这会儿也在整治豪强兼并。只要掌握好度,便可将曹操作为挡箭牌,转移幽州世族豪强与蔡吉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些世族豪强的家业都在幽州,就算他们对蔡吉再不满,面对比蔡吉还要严厉,还要残忍的曹操,也只得捏着鼻子忍下来。绝不可能拖家带口地一路移民到东吴、荆州去。想到这里,庞统当即冲着蔡吉狡黠一笑道,“主上放心,统定会处处以曹操为准绳。”
贾诩看了看蔡吉,又瞅了瞅庞统,原本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意。显然蔡吉的这两项原则甚合贾诩的心意。其实按贾诩原先的想法,他是想让蔡吉暂且搁置整治兼并的计划,等平定天下之后再拿世族豪强们开刀。事实上之前历个朝代也是如此行事的。不过依蔡吉所提的计划倒也切实可行。于是贾诩旋即朝着蔡吉捻须颔首道,“主上处事心思缜密。是老夫多虑也。”
蔡吉谦逊地摆手道,“文和先生此言差矣。整治兼并事关重大,往后还需先生多加指点才行。”
久违的小剧场小凤凰主上,请将统五马分尸,以平积怨!
小蔡啊咧!?士元乃是想做水蛭咩!o(╯□╰)o~~~
小凤凰~~~~(_
正文 第十五节 得胜归朝
相比蔡吉的步步为营,曹操在冀州的所作所为堪称大刀阔斧。在人事方面,曹操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有军功的将吏在地方上担任要职,替他控制和管理地方政务。此举自然是引来了儒林人士的强烈不满。御史赵彦就直接上书弹劾曹操,声称“军吏虽有功,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面于来自儒林的口诛笔伐,曹操丝毫不以为意,反倒是针锋相对地提出“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并以此为原则又从地方上火线提拔了一批官吏充实门庭。这些被曹操相中的官吏,或出身寒门,或出身士族,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地方上敢于打击豪强。
在对官场进行大换血的同时,曹操进一步提出“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而曹操头一个“所拨之乱”正是困扰大汉已久的豪强兼并。可就像贾诩向蔡吉分析的那样,冀州的世族豪强在袁绍的纵容之下早已视国法于无物,又岂会乖乖束手就擒。面对曹操真刀实枪地整治兼,各地世族豪强弹劾的弹劾,抵制的抵制。河内豪强的张晟更是率领私兵公然对抗官府,引得河内、魏郡数股豪强纷纷起事响应。仅十来天的功夫,反曹的叛军就膨胀到了上万人。而曹操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就一个字“杀”。
在曹操的授意下,以张晟为首的豪强皆被诛三族。而平乱过程中,曹军屠城、屠村之举更是屡见不鲜。眼看着河内、魏郡两郡血流成河,河北的世族豪强们这才想起曹操当年在徐州的所作所为。同时也终于明白了他们所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百无禁忌的混世魔王。
事实上这些年蔡吉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在青、徐两州推行新政,多少也沾了当初曹操屠徐州的光。如今曹操在河北故技重施,自然也是效果显著。面对曹军无情的屠刀,河北的世族豪强最终低下了骄傲的头颅。开始以谦卑的姿态配合官府丈量土地、清查隐户。而此时已是建安六年的七月,在外征战近两年的曹操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班师归朝,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许都城。
主持捷礼的刘协站在太庙前。看着曹操手捧捷报承表,昂首阔步迈过红毯朝自己一步步走来,心情可谓是五味具杂。捷礼本是诸侯国对蛮夷戎狄用兵胜利后向天子告捷的一种军礼,分振旅、献恺乐、告祭、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六个步骤。此番曹操北征袁氏虽不是华夷之战,却也是关系汉室存亡的生死之战。因此在得知曹操振旅,即班师还朝之后,刘协当即便率领百官赶赴太庙祭告先祖。并在此接见曹操举行捷礼。然而真当曹操出现在他面前之时,刘协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压力。但他并没有在脸上表露出任何不满或忐忑。因为刘协十分清楚,如今的曹操已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偌大的许都城内没有谁能挑战曹操的权威,就连身为天子的刘协也不例外。
不过这会儿的曹操似乎并没有当众彰显自己威势的意思,却见他一丝不苟地向刘协跪地上奏道。“臣,大汉丞相曹操,报奏吾皇,大汉建安六年五月廿一,臣率王师攻克邯郸,尽诛袁尚逆党,斩敌万余,俘虏数万,谨献阙下。”
曹操这一跪让刘协心头凝结的疙瘩稍稍舒缓了一些。连带着僵硬的面容也泛起了红光。再怎么说在庙堂前献捷献俘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于是下一刻刘协面带着笑容上前扶起曹操道,“曹卿家请起。”
就在刘协扶起曹操的一瞬间,庙堂之上响起了庄重而又高昂的凯乐,在场的文武百官更是齐声高呼,“天佑大汉!吾皇万岁!”
献俘授馘之后照例是饮至大赏。话说以汉室目前的库存本无力承担宴饮封赏。刘协虽顶着天子的名号,可真正能直接征税的地区也仅限于豫、兖、徐三州而已。甚至从这些州郡所征收的税赋还需优先满足曹军的粮饷。至于其它各州的税赋则全凭诸侯们的喜好决定是否上贡。像是凉州、益州等边远州郡就从来不向朝廷纳粮。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孙策偶尔会遣使上贡。但往往对朝廷都有所图。刘表老成持重,还知道遮掩一二。年轻气盛的孙策则直接向朝廷提条件。好在诸侯之中尚有蔡吉和刘备年年准时上贡,总算是保住了刘协身为天子的面子。而蔡吉在年头上贡的布匹酒水更是解了汉室的燃眉之急,让刘协得以借花献佛用酒水赏赐得胜而归的曹军将士。难得天子如此慷慨,曹操也就网开一面,将《禁酒令》暂且搁置一边,放任全军上下畅饮三天。
然而在此举城欢庆的时节,也并非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御史赵彦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捷礼。在他看来曹操实乃当世王莽,其不仅挟持天子以令诸侯,还贸然改制扰乱朝纲。一想到曹军在河内、魏郡借平乱为名大肆屠戮河北名士,赵彦心头就忍不住一阵刺痛。可天子在荀彧、吴硕等j佞的蒙蔽之下非但不治曹操的罪,还大张旗鼓地在太庙以捷礼迎接曹操。如此姑息养j之举实在是让赵彦难以接受。不过赵彦拒绝出席捷礼的同时,并没有待在府中独自生闷气,而是一大清早就坐上牛车前往城郊拜访好友。直到傍晚时分,赵彦才带着几分醉意回到了许都城。此时的许都正沉浸在庆功狂欢之中,随处可见喝得醉醺醺的百姓和兵卒。然而这些情景在赵彦眼中却成了曹军荒滛无度的佐证。
正当赵彦在车中暗自讥讽曹操治军无方,对《禁酒令》出尔反尔之时,牛车突然间停了下来。由于没能掌握好重心,赵彦一个踉跄头就撞上了车梁。剧痛伴随着本就不悦的心情。令他猛地一掀车帘,冲着赶车的车夫斥责道,“出何事也!”
车夫被赵彦一喝,不由缩了缩脑袋指着前方解释道。“主人,有……有人挡道。”
赵彦顺着车夫所指的方向抬头一望,果见牛车前正横卧着一个醉鬼。瞧此人的服色分明就是曹营的士兵。有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赵彦虽不认得这个曹兵,可在他眼中这些当街醉酒旁若无人的丘八就是曹操的化身。于是乎,赵彦心头就此燃起了一股无名之火。但见他快步走下牛车,向随行的家仆下令道,“去!将此醉鬼轰走!”
被赵彦如此一喝的家仆自是摩拳擦掌着上前要将那个早已醉得像死猫一般的曹兵驱离大道。可谁知躺在地上曹兵却晃晃悠悠地坐起了身,死活赖在地上不肯走。双方拉扯之间顿时就引来了不少百姓驻足围观。
正当众人瞧得起劲之时,忽听身后传来了一声震耳的大喝。“让开!让开!”
一些不耐烦的好事之徒刚想扭头回嘴,就见人群的外围正站着一个身长八尺、相貌魁梧的壮汉,更要命的是此人背上还背负着两把雪亮的大戟。眼下能在许都城内佩兵刃的不是将校,就是豪门子弟。一瞬间本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纷纷识相地为这个壮汉让出了一条道来。而这壮汉也不客气。直接迈步上前指着正在扭打的三人质问道,“何人在此当街闹事?”
赵府的家仆见来者杀气腾腾,又带着一股子酒气,先是一缩,继而想起是对方占道在先,便理直气壮地指着醉酒的曹兵回应道,“这厮醉酒闹事,拦截御史车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