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未来的路(2/2)
朱弦越说起了自己给薛鹏、薛盈仓一起合伙做开厂子的问题,说道:“月朝姐身边,如果有想要创业的可靠人选,也可以介绍一下。”
刘月朝秀眉轻蹙,心道:也许作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们的交往会更加合意一些。
这样想着,刘月朝说道:“我会留意的。如此说来,今后你的重心,还是要继续办厂子么?”
朱弦越沉吟少许,说道:“也未必吧,连阳身居中原内陆,风气保守,要做很多事情不方便。
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去沿海,特别是去特区,事情会变得很不一样。况且,接下来就算是厂子再做大,也未必是个好事。”
这一年里,关于雇工数量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要一直到四年后,才会从三不原则变成: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成为一个在社会里没有争论的话题。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朱弦越对于改革就变成了悲观论者。
他在一份报纸上敏锐地发现了一段消息:总设计师在83年1月12日的一次谈话已经指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样一来,朱弦越要做的思路就比较简单了,他笑道:
“接下来与我而言,更重要的就是多交朋友,让朋友们富起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从先富之中实现共同富裕。
这样,我们的富裕,就不会是孤立、碍眼、突兀的。”
刘月朝轻轻点头:“那么,我们会一直做罐头厂么?
我听说,现在全国各地更流行的都是贸易,做倒爷比起做实业赚钱快多了。我们的罐头,不是在县里卖一块到一块八么?
你是不知道,那些倒爷进了货以后,一转手就拿去卖了两倍甚至更高的价格。
朱弦越对于贸易很有兴趣,但他明白自己的优劣。
优势固然是有神秘空间,跑一趟广州、上海甚至海外,带回来的东西就能赚大钱。
坏处也很明显,这意味着朱弦越要换基地。
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足够的消费空间。
更何况,朱弦越现在已经不缺钱,他不需要继续赚快钱,他说道:
“罐头厂还能再做一到两年,先将这个产品做成熟。
过两年,我应该也会对高中的知识,以及教书育人的能力有所掌握,到时候,我就会考学去大城市。
到那时候,我们也已经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可以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在那之前,如果我们想依靠贸易做倒爷,就等于在一个不合适的地方,放弃了我们的优势,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行业。”
其实朱弦越已经有所布局,靠着在汉华厂的人脉和知名度,朱弦越花了两万块,买了两辆二手的依发IWLW50大卡车。
薛盈仓现在每天都在学开车,一帮战友也陆续到位,汽车运输队顺利就绪。
这年头车少,会开车的人也少。但是旺盛的经济需求使得运输需求旺盛。
两万块的本钱,朱弦越相信用不到一年就能赚回来,甚至还会更快。
只要车队的路跑顺了,队伍起来,朱弦越想当倒爷,也比别人有了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