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坊主(1/2)
寒夜已过,黎明到来。
宝骑镇外某个荒郊。
几棵苍郁大树围拢纠缠的枝杈间,陈浮生睁开眼睛。
多年随同老道士游历山河,他已经养成了无论何时何地,皆可安然入睡的习惯。
将身上披着的斗蓬脱下,叠好放入背囊中。
陈浮生舒展四肢,从枝叉间跃落地面。
然后便是收集露水,涮牙洗脸,将自己收拾整洁。
再接下来,便是刻印在骨子里的晨间修行。
陈浮生盘膝坐在树下,开始运行道门传统吐纳之法。
所谓一呼一吸,内蕴天地,吐纳山川精气、日灵月华。
时间缓缓过去。
陈浮生做完晨间的吐纳,心中不禁思绪翻动。
“我听师父曾经说过,世间修行者,有境界之分。”
“似乎称为‘一境门徒’、‘二境法第’、‘三境鼎庐’、‘四境宗师’、‘五境灵官’......”
再之后的境界如何,陈浮生从未听老道士说过。
“师父应该是三境鼎庐,我此刻还是一境门徒......”
“也不知境界晋升是什么方法。”
由于陈浮生还未出师,又因先天有缺,所以十八岁之前老道士也未多说境界之事,只是专致教导他磨练根基。
等到陈浮生终于年满十八,老道士又亡了......
“先解决了朝春楼接回姜泥的事再说,师父如今已是魂魄不稳,估计时间不多,要抓紧才行!”
陈浮生结束修行,背幡提剑,大步向镇外驿站而去。
......
......
虹葭古道。
此地乃是东唐与南楚的交界之一。
亦是最著名的古道之一。
只因东唐偏东,环境略干燥,而南楚偏南,气侯湿润。此地向南数百里,又是南楚边界最著名的“蟠阳大湖”。
多方原因,导致此地时常会有天象异景发生,比如长虹贯天、霞光幻彩等等。
在文人墨客赞诵下,此地命名虹葭古道。
隐隐也有与“蟠阳大湖”媲美之意。
虽说地名优美,但古往今来,此地是两国征战的必经路之一。多年前的沙场鏖战,此地泥土下仍有血色。
即便如此,虹葭古道因地利,往来商贩众多。所以东唐便在此设下驿站,无论是军机情报交接,或是商旅接待,皆不耽误。
宝骑镇距离虹葭古道并不远,约莫十几里地。正因如此,溙梧州官府默许古镇古道同处管辖,视为一体。
朝春楼,是古道上最有名,也是最兴隆的场所。
不仅提供衣食住行,还有戏班演艺、伎馆迎客,真正的声色具备。往来商旅、江湖豪客,皆是因此流连忘返。
晨黎过去,正当巳时,古道上渐渐人多了起来。
陈浮生背幡提剑,现身在路边,眺望前方的景况。
偌大一片开阔地里,有花有草、有石有水,有茅屋或凉亭罗列,其中环绕着一座占地颇广的高楼庭院。
眼中所见,车水马龙,兴旺喧哗。
“朝春楼”,烫金大字飞幌招旗,在顶上高悬。
陈浮生观望片刻,立刻迈步过去。
待到近前,可见这座高楼庭院不仅占地广,而且装饰精美,并不像寻常乡间的简陋,处处匠心独到,颇有古韵。
高楼排开,底层是食肆、驿站、货坊等场地。
再往后,才是享乐之所,飞亭楼阁历历在目。
陈浮生径直穿过底层,绕到后方。
片刻后,便有青帽小厮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
“客官,您是打尖住店,还是听曲玩乐?”
陈浮生想了想,说道:
“我听说一位艺伎的名声颇好,今日前来想见一见。”
青帽小厮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笑吟吟说道:
“客官若是有相好的姑娘,小的带你前去。”
一边说,一边带着陈浮生前行,又道:
“我们朝春楼,有青坊、有红馆、有乐阁之分,不知客官想去哪一间?”
陈浮生哪知道什么青什么红的意思,沉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