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锁国(2/2)
停一停,小小自己也喘口气。
她对所有的古代王朝都没什么特别感觉,但新z国之前的近代史,总是脑子里想一次都难受一次,那种窒息的感觉次次都不一样。
“马嘎尔尼更是在访华后,一眼看穿了清朝外强中干的本质,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这句话听得不少皇帝都有点焦虑。
在没有天幕直播之前,皇帝们是缺人才,但不需要全民都是人才,民智都开了不利于他们统治。
天幕的时代告诉他们,没有广泛开民智,就没有那些神奇的工具和高产的粮食,现在清的案例又让他们知道,全方位压着民智,远隔重洋的夷人都会过来把你欺一把。
总而言之,大清自己就是很清楚外面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的,
这回是连嬴政都听得眉头直皱了。
不说别的,那些武器,清人就一点都看不到吗?
虽然是到鸦片战争的时候,他们有些武器差距也不大,可他们看见别人也有这些武器,就不会想到人家会改良进步吗?
四号幸运观众费瞻熙是唐人,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贞观朝了,但大唐的气象也还整体是在上升期。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乾隆皇帝都正式接待了外交使团,还能无视他们带来的那些东西,把人家当做外夷看待。
拒绝通商可以,但就一点都不想改变吗?
对这个人有点印象的李治点点头,他也很好奇,为什么那个乾隆什么都知道,还什么都不干。
【下午这段资料刚看完的时候,小小也很不理解,直到眼睛看到后面的解释。
“其实乾隆拒绝通商也很正常,那边给的要求是:
这种相当于没有赔款的南京条约,乾隆答应了才是丧权辱国。”】
土地、免税低税、通商口岸,传教权……
皇帝和官员们都有些沉默,他们这些洋人做生意,还挺感想的啊。
这么看来,这个乾隆干的,好像是没什么毛病。
但还是那句话,你拒绝这个无礼的要求就行了,那些东西研究研究啊。
【“清朝皇室好像都和法国皇室关系挺好,康熙笔友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俩人的孙子乾隆和路易十六也互为笔友。
不过我一直觉得就个人爱好而言,路易十六的笔友应该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才对,木匠锁匠,绝配。
这不重要。还有一种说法,当时已经发生了法国大革命,乾隆得知了路易十六被砍掉了脑袋的消息。
结合当时z国的政治环境,与乾隆对造反的态度,乾隆知道这件事会怕,从而闭关锁国封禁中外交流,也不是那么难理解。”】
怎么听着好像他很怂一样?
皇帝死了历朝历代也不少见啊,哪次改朝换代或者高层内斗不死皇帝啊,怎么会让乾隆这么怕?
革是改变,命即天命。帝王受天命,革命便是王者易姓,改朝换代的变动。
虽然现在知道了皇帝和天根本没有关系,但是这种王权色彩的去魅,不妨碍他们对字的理解。
这个法国大革命,难道不是死了个旧皇帝,改朝换代了吗?
皇帝死了历朝历代也不少见啊,哪次改朝换代或者高层内斗不死皇帝啊,怎么会让乾隆这么怕?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明朝的皇帝,还真是生活挺精彩的哈。
天启皇帝朱由校,木匠?锁匠?
朱元璋脸色扭曲:“朱由校,又是老四的后代,他是那个木匠还是锁匠!”
朱标赶紧上去给老父亲拍背捶胸,平时他爹才不需要这样,谁承想今天晚上说那个清也能一直带到明。
不知道老四怎么上位,但一直被老爹偏爱,其实也没很提防朱棣的朱标开始诡异庆幸,还好那个永乐是朱棣。
如果是他的后代里有二十年不上朝的道士,三十年不上朝沉迷丹药的,还有这种手艺人皇帝,他这回真是没脸拦着他爹。
朱棣看着几个儿子,目光停留在老大身上,眼神满是质疑。
老二老三这时候都赶紧站在旁边,一点都不想让爹想起自己。
而朱高炽抬起头,眼神温吞的看了眼他爹,然后挪着步子,移到了他儿子的身后。
如果爹你确定以后传位给我,我也确定我以后传位给你的好圣孙,这个和后面的隔代更近,有事您找他。
小小的身躯挡在自己胖爹前面,朱瞻基也有些恍惚。
啊?
看了眼自小聪慧的孙子难得茫然,朱棣拍拍他的脑袋,满腔的怒火也只能憋着。
等着老大和他烦人儿子挨骂的朱高煦、朱高燧:……
这爹有什么资格说祖父偏心!
想到乾隆这个孙子好歹是个正经皇帝,没听说有什么爱好,皇位也传给后面的子孙,一晚上身体就没舒坦过的康熙终于好受了一点点。
天启是木匠,我的笔友路易,你孙子怎么也学大明皇帝,沉迷手工艺了?
有了对比,这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的孙子乾隆,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