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秦琳的教师情怀(1/2)
不过,随着秦琳上任石窠村中心小学校长以来,从教学水平、校纪校规也是在逐步完善,她可不希望,在自己担任校长的时期,无所作为。
但是,目前来说,师资是关键!
学生能否学有所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
有句话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这句话也不完全绝对,但也说明老师的重要性。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道,传什么道?
安身立命的道理,利国利民的准则,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形成的过程,老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影响深远,甚至会是一辈子。
对学生来说,读书阶段,老师很多,可能最后记忆深刻的,往往是启蒙老师,是小学的老师。
受业,不言而喻,传授知识,教授文化,这是最浅层次的,也就是教师作为第一要务的角色教书匠,将自身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解惑,解什么样的惑?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怎样的困惑?作为老师,清楚吗?有对症下药的解决孩子们处于不同阶段的困惑吗?
秦琳深思过这些关于教育的问题,答案是,很多老师仅仅停留在“教书匠”的角色,有些老师,甚至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何为“道”?应该树立怎样的三观?人生有什么样的困惑?他们并不知晓。
所以,要让这样的老师,如何去教育孩子,引导学生?
一位真正优秀厉害的老师,应当是良师益友,并且做到教书育人。
悲哀的是,从90年代初开始,乃至于进入十几年几十年后,中国所呈现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一切以分数论。
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课外的辅导教育机构,不管是个人,还是学生父母,乃至于社会、国家层面,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
这样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成了流水线下产品,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成为了考试工具。
包括老师,也仅仅是流水线生产的工人,分数代表着一切,升学率意味着一切。
那么,老师也仅仅是作为“教书匠”的身份,根本谈不上“育人”,更不大可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群以“教书”为名义的老师,教会一群以“考试”为名义学生,如何拿高分,对于如何做人,人生不同阶段有着怎样的困惑,根本连老师都不知晓,谈何教育?
“悲哀,真是教育体制的悲哀啊!”秦琳望着渐渐走远的张小蛮、李大海,对于这引发深省的教育问题,她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学生如何提升,如何锤炼高尚的人格,老师极为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