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 第75章 刘关张三人到来

第75章 刘关张三人到来(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 冰河末世:我打造了无敌堡垒 宫斗之诡谲双生 逆徒,休要苟了! 剑骨清霜 穿越不列颠,外挂黑龙 玉帝偷听我心声,取经难度地狱级 开局虐渣男,女律师横穿阴阳度魂

张角冷冽的瞪着张梁,目中似乎要喷出烈火来。

他自当初修行了《太平要术》后,便秉持着初心,救治万民脱离这人间炼狱。

而妖邪之道则与此初衷背离,平日见之也要做到斩妖除魔的义务。

可现在……自己的三弟……居然修了邪道,隐隐有成为妖魔之物的前兆。

他这个当大哥的,又怎能不痛心疾首,怒不可遏!

面对张角的这幅怒态,张梁也有些发愣,以往还没见到大哥这么愤怒。

“大哥,非是小弟要入这邪道!!”张梁抱拳道。

“那是什么缘故?难不成还有人逼迫你不成!?”张角冷哼喝道。

张梁摇摇头,指着城外,落寞道:“大哥,如今朝廷大军围困我军于广宗,咱们十年来的呕心沥血难不成就因此而付诸一炬了吗?!”

“我不甘心!!为求得强大实力,快速突破境界,不得已方才这般……”张梁的声音悲怆而又沧桑。

当他说到,难不成十多年来的努力就这般付诸一炬的时候,张角和张宝同时在心中闪过一道共鸣。

是啊!

他们这些年来走南闯北,炼制符箓,救治千万百姓,好不容易才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态势,难不成就因为朝廷大军的围剿而全部化作灰烬吗?!

这放在谁身上都不会甘心啊!!

更何况是这个本身性格就有些倔强的张梁。

张宝眉头一皱,随后抱拳说道:“大哥,我觉得三弟所言不错,修炼成邪道也没什么不好的,反而能提高修炼速度、增强实力。”

沉吟片刻后。

张角从金丝蒲团上站起身来,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金色流光划过,手握住的九节杖发出了璀璨的光芒。

他微微摇头,叹息道:“二弟,三弟,你们错了,一旦入了邪道,再想转回仙道便难如登天!”

“为何要转回仙道,某就修邪道有何不可!”张梁梗着脖子道。

哐当!

张角毫不客气的敲了张梁额头一下,怒斥道:“你想的倒是美,你可知修炼邪道后会造成哪些后果吗?”

“是何后果?”张宝顺势问到。

讲到这里,张角的眼神顿时严肃了起来,板着脸说道:“入邪道者,轻则性情大变,暴虐无道;重则失去神智,化作杀戮狂魔。”

“哼!那又如何!只要能退却这数万镇北军,某便化作那杀戮之辈又如何?!”

张梁毫无惧意,面容刚毅,眼中透露出一丝疯狂之色。

“哎……”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一声叹息,张角自知这个三弟的脾气最是犟,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罢了罢了……

倘若三弟最后修行邪道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吧!

入都入了,张角再怎么说也于事无补了。

“大哥,小弟愿亲自统帅一万黄巾锐士与镇北军一战!扬我军威!!”张梁抱拳请命道。

头冠上的白色骷颅眼眶中的幽幽阴蓝之火燃烧的更加旺盛了,尽显诡异之态。

张梁如今已入邪仙境五品,掌握习得了新的术法,这也是为何张梁敢于出战的底气所在。

自他入了邪仙之后,便发觉到突破所得的术法比以往的类似【圣光术】一类的治愈群体军队的技能更加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

也更加的变态!!

……

广宗县南去三十里,驻扎着镇北大军。

一簇簇军寨如同团团围住的群花,姿态万千,但是排列整齐,军寨设置的形式和路径也是暗藏玄机。

倘若有敌军夜袭或者是突袭的话,定会发现在这军寨各个交界之处还设置有拒马障、险境等物。

且一旦发生敌军突袭的情况,各个军寨内驻扎的士卒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合为军,且有相应的将军统领各自军阵。

这,就是卢植的高明之处了。

精通兵法军阵的他,能够依靠有利的地形,组建排列出防御性能最强的军寨,即便遇到突袭也不担心。

刘辩在此期间学习收获颇多,感触良多,对于卢植的敬仰和佩服之情也日益渐增。

中军大营内。

刘辩端正的跪坐在桌案之前,卢植站在其身旁辅导其学习兵书。

有孙子的《孙子兵法》,也有吴起的《吴子》,亦有孙膑的《孙膑兵法》。

刘辩在这些时日内如同一块干瘪的海绵,疯狂的吸收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精华。

反正在围城期间,基本上很少爆发战事,毕竟要打的之前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黄巾军已经被他们镇北军打怕了,或者说打出了心理阴影。

半晌后。

“殿下,为师来考量你一二,看看你近些日子所学究竟如何了。”卢植背着手严肃开口说道。

刘辩点点头,恭敬行礼道:“学生准备好了。”

卢植踱步上前,在营帐内来回徘徊,目如苍鹰,深沉似海,手指向天穹开口问道:

“殿下,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是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吾乃帝师 我为她们建了个国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再见了,赵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雍正往事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华夏风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