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各有封赏(1/2)
“这个不认识,这个也不认识”,朱标一边翻一边嘟囔,“怎么没有叫李进的?”
“哎?郑士元,这个名字听过,洪武四年进士,翰林院典籍,从八品。”终于见到一个熟悉的,朱标非常高兴,继续往下翻,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道同,太常寺赞礼官,正九品。
“看来《洪武大案》比较靠谱,里面的人物应该都有出处。那怎么没有韩宜可呢?不应该啊,可能他现在还不是京官吧。”朱标自言自语道。
“殿下,您说什么?”一旁伺候的秦顺,见朱标一直嘀嘀咕咕的,又听不清在说什么。
“啊,没什么。”朱标将郑士元和道同的名字和官职誊写在一张纸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介入,改变两人的命运。
然朱标没有急着召见二人,明天三位国公班师回京,他还得去礼部了解一下流程,等过几天连同文原吉一起见。
第二天的郊迎场面宏大,旌旗鼓乐队伍多达数百人。在城外官道宽阔处搭建高台,朱标身着冕服,头戴梁冠,以最高礼仪规格迎接,随行官员亦是如此。
不多时,官道正前方行来一支队伍,前面三骑并列,从左到右,依次是徐达、冯宗异和李文忠,三人皆着盔甲罩身,快行至近前,则下马步行。
朱标上前两步迎接,对三人一一行礼,一番‘恭喜凯旋’的八股场面话,对面回礼。随后众人伴随着鼓乐之声进入京师。
一路之上,徐达、冯宗异和李文忠面色凝重,少言寡语,心事重重。要说徐李因为二人出师不利,冯宗异则是因为班师路上收到的三封信。
三封信分别来自临濠冯府高管家、临濠知府丁宇以及中书左丞胡惟庸,信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核心事件都一样——临濠民变。
高管家的信,着重描述了工匠如何贪得无厌,拿钱不干活儿,完全一副受害者的样子。丁宇的信更实在些,讲述了自己了解到的全部以及安排的善后事宜,并提醒宋国公回京后要有所准备。
胡惟庸的信主旨是询问宋国公对临濠的事是否有授意,要及早撇清关系,同时转达了韩国公李善长让他上折请罪的要求。
冯宗异本人非常郁闷,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本来在西北大获全胜,想着回京必有重赏,风头盖过徐达。可偏偏插了这么一件事儿,还搞成了御案。
虽说他对此事一无所知,更没有授意管家压榨工匠,可毕竟事情发生在他府中,他脱不了干系。他这回出征,搞不好功过相抵,白忙活一场。
由于朱元璋早有交待,今日不必觐见,有事儿明天早朝再议,所以北征将校士卒,归府的归府,回营的回营,各自散了。
当天夜里,冯宗异去了胡惟庸府上,二人商议良久。冯宗异决意舍弃高管家,此事本来就与他自身无关,并且向皇帝请罪——御下不严、疏于管教。
胡惟庸认为临濠的事情,朱元璋一定会派人去查证,到时候肯定有人人头落地,高管家就是冯府的替罪羊。所以他建议宋国公立即安排临濠的得力之人,秘密监视高管家,防止他逃跑,但不要打草惊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