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青年营的日常(1/2)
“一二一、一二一!”
“反清反清,复明复明!”
“忠于监国,忠于社稷!”
“一二一、一二一!”
一个月时间过去,青年营已经有模有样了,光听听这响亮整齐的口号,跑在队伍最前面的郑克臧,就感觉很属实。
早晨依旧还是先来个体能训练,先跑个五公里热热身。
不过现在的训练条件比之前好很多了,在郑克臧的促成下,纪念碑工程周围的空地被平整出来,并按照郑克臧前世大学时的操场弄出了一波四百米跑道。
顺便在训练场旁边搭建了不少简易的木制房屋,有宿舍,有食堂,也有识字用的教室,一应俱全。
为了更好地训练,郑克臧还给他们配发了体能服,也就是T恤和短裤,材质一般,胜在舒服宽松耐用,不怕训练时候弄坏衣服,非常适合夷州岛夏季炎热的天气。
青年营里面都是年轻人,一个月时间过去,就算是最笨的学员也知道自己的名字该怎么写。
其中最聪明的小家伙秦志国已经学会了三四百字的写法,被郑克臧树立为学习模范,并奖励了一张荣誉奖状和一罐东宁特制白糖。
秦志国把这罐白糖藏好在宿舍里,再等二个月回家拿给家人。
这三个月的训练时间,郑克臧采用的是封闭训练的办法,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一方面培养袍泽之情,一方面也是方便管理。
虽然不让青年营的小伙子们回家,但他们没有一点怨言,因为上个月月底发了饷银,一个人足足有二两白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有郑克臧盯着,没人有机会喝兵血。
考虑到以后新军扩张之后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郑克臧最近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代其他的军队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吃得好,住得好,银子还给足,青年营的小伙子们也是第一次凭自己的能力赚到这么多银子,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白银还没有贬值,购买力相当可观。
康熙年间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文铜钱,换算成软妹币相当于一千元左右,当时的粮食价格是一石一百五十多斤,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下一百五十斤左右的粮食。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朝的知府每年的年俸禄也不过二十两银子,当然,大清的知府不需要靠年薪养活自己,懂得都懂。
......
前几章提到的潘阿强,虽然识字文化课一般,但训练是一把好手,整个青年营,就他的队列动作最标准,体能最强悍。
在上个月月底的体能考核里面,潘阿强勇夺一千米跑、五公里跑、引体向上项目的第一名。
看着越来越健壮的潘阿强,郑克臧觉得自己这小小青年营里面还是有人才的,以后说不得是一名悍将。
一想到这,他就很欣慰,给了阿强一个训练标兵的称号,该有的奖状和白糖都跑不了。
郑克臧给秦志国和潘阿强的奖励,可把其他学员羡慕坏了,都是年轻人,谁也不服输,一时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就在军营里面形成。
自从青年营的识字率上来之后,郑克臧又给他们整了点新东西:思想教育课。正所谓强军必强魄,思想工作一定要抓好,在郑克臧的设想里,思想教育工作在青年营中有决定的意义,每一个青年营的战士不仅要有能充分的军事技能,还要培养一个好头脑。
当然,这里传授的思想是反清复明之外,就是对郑克臧绝对忠诚,再高级的思想就不能开发了。
毕竟郑克臧不能自己搞自己,还要注意历史的进程,这个年代就要旗帜鲜明地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