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关盼盼(下)(1/2)
张愔生前有一位忠诚的部下,名叫张仲素。他与张愔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更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和亲密无间的朋友。张仲素亲眼见证了张愔与关盼盼之间那段深情厚意的爱情故事,也对关盼盼的坚贞忠诚深感敬佩。
自张愔离世后,张仲素时常会想起那位在燕子楼里默默守节的关盼盼。他明白,那座孤独的燕子楼不仅是关盼盼的居所,更是她对逝去爱情的坚守和回忆。
某个春天的午后,张仲素决定去探望关盼盼。他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了那座略显破旧的燕子楼前。轻轻敲了敲门,门内传来了关盼盼柔和的声音:“请进。”
张仲素走进屋子,只见关盼盼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支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桌上散落着几篇刚写好的诗文。
张仲素走到关盼盼身边,轻声问道:“盼盼,最近可好?”
关盼盼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微笑:“仲素兄,你来了。我最近还好,只是时常会想起张愔。”
张仲素点头,心中一阵感慨。他环顾四周,发现屋内的陈设依旧保持着张愔在世时的模样,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他注意到桌上的诗文,好奇地问道:“盼盼,这些是你最近写的吗?”
关盼盼点头,轻轻地说:“是的,这些都是我在燕子楼里的心情写照。”
张仲素拿起一篇诗文,仔细阅读起来。在燕子楼的寂静守节期间,关盼盼提笔写下了三首广为流传的《燕子楼》。其一中的“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描绘了一个夜晚燕子楼上,一盏残灯在晓霜的陪伴下,独自熠熠生辉。合欢床空无一人,关盼盼思绪万千,一夜未眠。她对张愔的思念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即使地角天涯,也无法阻挡她的情感流露。
其二中的“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展现了关盼盼对张愔墓地的遥想。洛阳北邙山上的松柏苍翠欲滴,常年烟雾缭绕,象征着张愔英魂长存。关盼盼站在燕子楼上,远眺北邙山的方向,心中的愁绪如同云烟般萦绕。她已经罢歌弃舞十年,生活的色彩早已褪去,只剩下孤独和思念。
其三中的“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描绘了春天来临,燕子回归的景象。然而,关盼盼已经无心欣赏这美景。她曾经的瑶瑟玉箫早已落满蛛网,蒙尘不再。她的生命如同这些灰败的乐器,渐渐枯萎。随着爱情的消逝,她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
他被诗中的情感深深打动,仿佛看到了关盼盼在燕子楼度过的那些孤独而坚定的日子。读完后,他抬头看向关盼盼,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盼盼,你的诗写得真好。我能感受到你对张愔的深情厚意。”
关盼盼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这些日子,我时常会想起张愔,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些诗文就是我对他的思念和回忆。”
张仲素感慨万分,他深知关盼盼的忠贞和坚守。他想到白居易这位文学巨匠也曾对关盼盼赞不绝口,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决定。
他郑重地对关盼盼说:“盼盼,你的诗写得如此感人至深,我想把它们拿给白居易看看。他一定会被你的才华和深情所打动的。”
关盼盼听后有些惊讶,但随即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真的吗?仲素兄,你能帮我把诗拿给白居易先生看,我真的很感激。”
张仲素点头,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他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关盼盼的才华和坚守,让她的故事传颂千古。
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张仲素带着关盼盼的三首《燕子楼》诗歌,踏上了通往白居易府邸的道路。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期待白居易能被关盼盼的才华和深情所打动,紧张则源于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重。
当张仲素抵达白居易的府邸时,只见门庭若市,来访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他心中暗自赞叹白居易的声望与影响力,同时也更加期待关盼盼的诗歌能够得到白居易的赏识。
在府邸的接待室,张仲素终于见到了白居易。白居易身穿一袭素净的长衫,眉宇间透露着文人特有的清雅与睿智。他热情地迎接了张仲素,并邀请他入座品茶。
茶香袅袅,两人开始交谈。张仲素首先将关盼盼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了她与张愔的深厚情感以及她在燕子楼的坚守。白居易听得入神,时而点头表示理解,时而露出感慨的神情。
当张仲素拿出关盼盼的三首《燕子楼》时,白居易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接过诗稿,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张仲素紧张地注视着白居易,生怕错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丝表情。
其中一首诗写道:“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白居易读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震撼。他抬头看向张仲素,沉声说道:“这首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字里行间透露着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她的才华真是令人钦佩!”
张仲素听到这里,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关盼盼的诗歌已经成功打动了白居易,这是对她的才华和坚守的最好肯定。他激动地说:“是的,白先生。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度过的日子并不容易,但她始终坚守着对张愔的深情厚意。她的诗歌就是她心灵的写照。”
白居易点点头,感慨道:“这样的深情厚意真是难得一见。关盼盼的故事和诗歌都值得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和传颂。”
张仲素的话语如同春风吹过湖面,激起了白居易心中的层层涟漪。他明白,关盼盼的情感纠葛和张愔的离世,早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此刻,张仲素提及的拜访,似乎为这道鸿沟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白居易有了与关盼盼直接对话的机会。
白居易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他沉吟片刻,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句的重量。终于,他开口了:“仲素兄,你的提议让我很心动。关盼盼的才华和深情,确实值得我亲自去拜访。”
张仲素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喜。他知道,这一步走得至关重要,也是实现自己使命的关键。他继续鼓励道:“白先生,我相信您与关盼盼之间的交流,将会是一次难忘的诗文盛会。她一定会为能够与您交流而感到无比荣幸。”
白居易点点头,表示赞同。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想要一睹关盼盼的风采,想要听听她的故事,想要与她共同探讨诗文的奥秘。
在随后的日子里,白居易精心准备了前往燕子楼的行程。他挑选了一件得体的衣裳,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文房四宝,以及几首自己得意的诗作。他想要用这些诗作作为见面礼,向关盼盼表达自己对她的敬意和欣赏。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白居易踏上了前往燕子楼的道路。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想象着与关盼盼相见的情景,想象着她那深情的眼眸和优雅的举止。
当白居易终于站在燕子楼的门前时,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座楼阁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扉,走进了这座传说中的燕子楼。
关盼盼坐在楼中的静谧之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的诗作上,散发出淡淡的墨香。她的心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却也带着一丝期待。门扉轻轻开启,一阵微风带着外面的花香涌了进来,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衫的文人走了进来,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着熟悉与亲切,来人正是白居易。白居易看到关盼盼身着淡雅的裙裳,发间插着一支素净的玉簪,容颜清丽,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能洞察人心。
“盼盼,多年未见,你依然如此美丽动人。”白居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赞叹与怀念。
关盼盼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白先生,真的是您吗?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两人相对而坐,白居易细细打量着关盼盼,只见她虽然年事已高,但眉宇间依然流露出当年的风韵,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
“盼盼,你的诗作越发成熟了,每一首都透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白居易赞叹道。
关盼盼谦虚地摇了摇头:“白先生过奖了,只是闲来无事,涂鸦几笔罢了。”
两人开始交谈起来,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那时他们初次相见,彼此都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如今再次相聚,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没有改变。
随着交谈的深入,白居易不禁被关盼盼的言辞所折服,她的才情与智慧让他为之倾倒。而关盼盼也对白居易的博学与睿智深感敬佩,两人相互欣赏,相互倾慕。
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深,白居易看着关盼盼那依旧美丽的脸庞,白居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想要征服这位美丽的女子,让她成为自己众多妾室中的一员。于是,他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盼盼,我是白居易,对你的才貌慕名已久。不知你愿否成为我的妾室,共赴人生之约?”
关盼盼轻轻抬起头,与白居易的目光相撞。她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静静地凝视着这位名满天下的文人。她看到了他眼中的欲望和自信,也看到了他身后的奢华和繁华。然而,她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波澜。她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决绝:“白先生,您的厚爱让我受宠若惊,但我不能答应您。我发誓要为张愔守节一生,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白居易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会有人拒绝他。他心中的自信在瞬间崩塌,心中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恼怒。他皱起眉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我理解你的决定,盼盼。我会尊重你的选择,也希望你能够过得幸福。”
转眼间已是黄昏时分。白居易站起身,向关盼盼告别。白居易离开了燕子楼,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关盼盼因为拒绝他的怨恨。
第二天,日落时分,白居易回到了他那座位于洛阳城南的府邸。夕阳的余晖洒在精致的庭院中,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那片阴霾。他一步一步走进书房,缓缓坐下,那首关于关盼盼的诗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平复心中的怒火。但每次想起关盼盼那坚定的眼神和拒绝的话语,他的心就像被烈火灼烧一般。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个女子如此拒绝,更未曾想过,自己会对一个女子如此愤怒。
“难道她真的对张愔如此情深意重,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成为我的妾室吗?”白居易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提起笔来,想要将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倾诉于纸上。笔尖在纸上飞舞,一个个字迹如同他心中的怒火般激烈而疯狂。白居易爱而不得,要逼死关盼盼,白居易先是回了三首诗: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这些诗歌,其实还都是对关盼盼的回复,基本是中规中矩。无非是同情关盼盼为丈夫守节的点滴,反映了大诗人缜密的心思和细腻的情感。白居易意犹未尽,甚至想着既然你如此贞节,为什么还有闲工夫吟诗,是惺惺作态,还是如何呢?
白居易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诗词没有写尽自己的内心所想,于是提笔补了一首小诗《感故张仆射诸奴》: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这不就是逼她去死吗?为何这般刻薄而残酷?
此诗之中,讽刺之意跃然纸上:空闺守寡不过是沽名钓誉,如果真是贞洁烈女,为何不随夫殉葬?,讥讽关盼盼,诱逼其殉夫守节。白居易正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既然我得不到你,那我就写诗诋毁你的名誉,说关盼盼忘恩负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还说她连“白杨”都不如:“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