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鲁阳背后的意义(2/2)
他所剩余残军,加上曹丕所带来的六万多援兵也不过七余万人。
曹操命司马懿率军迎战刘安大军,而司马懿内心之中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现在他们的兵力处于弱势,而且敌军兵锋正盛,不可力敌。
潼关处于渭水与黄河的交界之处,是水、陆两路交通枢纽。
当年秦国以函谷关,武关等险要关隘,阻挡六国于崤山之外。但大汉建立长安之后,潼关的作用愈发明显。
他想劝阻曹操就此拒守潼关,不再出战。以潼关为阻隔,阻断战事回到中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可是曹操的固执,和他一败再败之后仅剩的颜面都不允许,他就这么撤军。
更何况刘安将战书都下到了他的面前,司马懿他只能依照曹操的命令率军迎战。
但曹操虽然让他领兵出击,但是也没规定让他如何迎战。
面对刘安大军的步步紧逼,司马懿又套用了他的老招式。屡试不爽的一个保守绝招。
他在渭南地区,先派出先头兵马袭扰作战,迟滞刘安大军的进攻速度。
他所率主力大军则在后方依次建立关隘防守,以空间换得时间。
从渭南地区到潼关一线还是有着很大一片空间的,足以让他做些文章。
刘安率领十万大军全军进发潼关,他听从了徐庶和周不疑的建议,应在争取拿下潼关。
彻底保证长安的安全,以后的长安不应作为军事重镇,而应作为政治中心。
此战刘安信心满满,无论是谋战还是强攻他都有极大把握。
此时他的麾下,诸葛亮,徐庶周不疑等人皆在。赵云,马超吴信,魏延等大将也都齐聚一堂。
麾下的十万大军,不但包括马超的西凉铁骑。更有吴信的无当飞军。精锐已经全数到齐,何惧与战力,兵力,军心,士气皆处弱势的曹军一战。
司马懿所派出的袭扰部队,在刘安大军的兵锋之下顷刻瓦解。
刘安大军很快就逼近了司马懿所仓皇建立的关隘。
司马懿知道他所派出的兵马坚持不了多久,所以他在第一道防线仓皇建立一道关隘,派兵驻守一段时间。
将主要力量集中于第二道防线的建设,依次层层叠加,构筑起道道关隘。
刘安在轻易率军突破第一的关隘之后,继续向后进军又发现了第二道关隘。
刘安已经在心里骂娘了,他当然明白司马懿的目的。
这一招司马懿百试不爽,打不过就固守。经典拖刀计!
这一招虽然普通,但可以说是大智若愚。
司马懿用这一招拖死了诸葛亮,但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
昔日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交战于长安以西的陇西地带,论地形之崎岖,西要胜于东。
司马懿没有当初一样的地形优势,也没有兵力优势。
所以刘安虽然对司马懿的这一套老招数感到头疼,但也是充满信心能将其破解。
不正面进攻,向两翼搜索,找出破关之要。
长安一带的战火暂时陷入对峙,但荆州战事却突然迎来了转机。
一个影响全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