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蒙古,大明和后金(1/2)
崇祯七年春,大概是受到了大明剿灭农民军的刺激,也是为了让大明继续失血虚弱下去。皇太极出动了后金九万八旗军,汉八旗十万,蒙八旗十万,由喜峰口和大同入关,兵分两路势如破竹直逼京城。
说起蒙古与大明的关系,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生死仇敌。大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踩着蒙古人的尸骨建立的大明帝国。所以在传统汉人的心目中,大明得国最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血仇,所以两个民族刀来剑往的厮杀了将近三百年。即使隆庆和议后有一些缓和,但是边境上小的战斗也是接连不断的发生,只是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蒙古人都会同仇敌忾的对付大明。蒙古人和汉人不同,他们逐水草而生,放牧草原,对他们来说,只有部落的观念却并没有国家的概念。所以在蒙古各部落中,也有很多亲明的势力存在。
大明军队中,自始至终都有蒙古族的士兵,在原来的历史上,从洪武到崇祯乃至南明,从不曾消失,国破家亡之时,他们也如同汉族勇士一般,死战到最后一刻。蓟镇总兵猛如虎,山西总兵虎大威,以及在上一次后金入寇京畿腹地的时候战死的总兵满桂,都是蒙古族的大明将军。
不光是军队中的基层士兵或低级军官,即使在汉族军户努力奋斗数代都难以企及的高级军官乃至高级将领位置,一样不缺蒙古族的身影,朝堂之上,蒙古族官员一样同汉族官员行百官之礼。
再来看蒙古与大明和女真的关系,后金的西面与漠南蒙古相邻,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内蒙古。漠南蒙古的南面又与明朝接壤,三股势力成鼎足之势。
当时,漠南蒙古各部互不统属, 相互攻伐,战乱不休。最强大的察哈尔林丹汗,就是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号呼图克图汗,亦称察罕小王子,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他经常出兵侵扰掠夺其他部落,且得到明朝支持——每年赐金八万一千两,史称“岁赏”,利用他为明朝抵御、牵制后金的进攻,按明廷的说法叫“以西夷制东夷”,遂成为后金西边的心腹之患。
当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后,便把用兵重点对准了漠南的蒙古各部。他不仅要除掉这西方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希望争取和借助漠南蒙古诸部的力量,联手进攻大明,使后金八旗大军心无旁骛地向关内发展。所以,漠南蒙古便成了明朝与后金争相笼络的对象。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就十分重视同蒙古的关系,他在统一满洲之际,即与科尔沁、喀尔喀蒙古部遣使通好,联姻盟誓,建立了抗击明朝和察哈尔蒙古部的军事同盟。然而这种盟友关系颇为松散,并不稳固,科尔沁部就经常被明朝拉拢“背盟助明”,袭扰后金,努尔哈赤也就时时发兵与科尔沁骑兵攻战。这“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之两手策略,被努尔哈赤称为:“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