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朝鲜使臣(1/2)
“承恩呐,让他进来吧,之前的事也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崇祯端起盖碗呷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说道。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了一声就退了出去。
不多时,一个穿着绯红官袍的文臣就跪在了崇祯皇帝面前。带着哭腔说道:“朝鲜国宰相崔明吉,叩见天朝上国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眯起眼睛看了他好一会儿,才说道:“起来吧,说吧,此次到我大明,所为何事啊?”
“臣不敢起,下邦…有罪…”崔明吉把头压的很低,声音颤抖着说道。
“你有罪?有何罪啊?朕怎么不知道?”崇祯故意问道。
“下…下邦…下邦为建奴,哦,现在应该说是大清,提供…提供了粮草…”崔明吉说到最后细若蚊声,两边的额头也渗出了冷汗。
“是吗?什么时候的事情?”崇祯面色不变,继续问道。
“从…从崇祯七年,八旗…八旗军在关内,被…被大明重创后,就…就发兵下邦,下邦国小兵弱,不…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而为之?呵呵…好一个不得已而为之啊!”崇祯一拍龙椅站了起来。“那朕问你,当初孔有德叛乱,是谁派船接走了孔有德和耿仲明叛军?是谁的船将朕在登州城生产的红夷大炮运到了辽东交给了建奴?”
崔明吉浑身抖得如筛糠一般,赶紧解释道:“陛下!陛下!陛下!下邦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想当初那金国大汗,十万八旗大军陈兵鸭绿江边,我王虽心向大明,但以朝鲜的兵力实难抵挡金国的兵锋。若是不从,下邦…下邦就可能直接灭火啊,陛下!”崔明吉边说边哭,到最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上去着实可怜。
但崇祯却不为所动的说道:“那既如此,你们都已经靠着出卖大明的利益保住了自身的安危,今日又来此做甚?”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要说在崇祯心里扎的最深的一根刺,恐怕就是当年孔有德和耿仲明发动的登莱之乱。这场叛乱不但使本来还算稳定的山东地区生灵涂炭,而且还将孙元化在登州多年铸炮的成果几乎送给了皇太极。如果不是燕震提前做了布局,那么连登州铸炮的工匠和图纸,恐怕会全部便宜了后金。万幸的是,当时还是参将的燕震,在关键时刻铸成了今天大明的军国利器“克虏炮”,这才有了后来京畿之战的大捷。否则的话,上次皇太极入关的后果无法想象。
所以,当年出动海船接应孔有德叛军,并且帮助皇太极运走大炮的朝鲜就被崇祯给恨上了。当然,在此之前,崇祯和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和燕震几人君臣之间就朝鲜的问题上商议过对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