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朱家人的血性(1/2)
自崇祯七年京畿之战一直到崇祯十一年的这四年里,明朝对边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将原来的老弱裁汰,发给安家费并且分给土地让其回家务农。随后又经过筛选,补入青壮良家子弟,并且严格加以训练。同时在军饷的发放上也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统一由军头总兵发放的军饷,改为由户部和兵部联合组成的后勤司军资处专门负责。
军资处主要由军事大学堂和海军大学堂毕业的年轻才俊担任,以其在此期间的表现决定其将来的去处和官职。这些年轻学子一腔报国的热血,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每一笔军饷都是由他们计算后发放到各个军镇,并且亲自监督着各地总兵发放到士兵的手里。所以近些年来明军克扣军饷的顽疾得到了改善,士兵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一时间从山海关到玉门关响彻着士兵们“吾皇万岁!”“愿为大明效死!”这样的呼声。同时也使得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而且这主意虽然是燕震出的,但是当有了好的结果之后燕震却对崇祯说:“臣说的再多,如果陛下不采纳也是没有用,所以还是陛下英明!这就是陛下您的决策!”
献计良策,又主动将功劳推给崇祯,这让一向非常注意羽毛的崇祯皇帝非常受用,直夸燕震是千古忠臣。
但是明军的这些变化,皇太极虽有耳闻,而且也要求清军各将领对明军提起重视。但多年的胜利使得清军从上到下,对明军都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轻视。他们认为当年在清水明月关吃了亏只是他们一时大意,如果先押送掳掠的百姓出关的话,明军压根就占不到便宜,之所以吃亏是因为明军用全部的优势兵力袭击了自己一万多落单的骑兵。所以在遇到了贺人龙的骑兵之后,济尔哈朗还是出于习惯性的,要让汉军旗的炮灰们先上去探一探虚实。大不了战事胶着的时候自己再带着八旗劲旅冲上去,到时候完全可以一战而下解决问题。
而孔有德这边同样有信心,自己这边有五万大军,虽然有不少人都是由步兵临时改的骑兵,但大家都是汉人,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他将令旗一挥,大声说道:“儿郎们,为了大清,杀!”
“为了大清,杀!杀!杀!”孔有德手下的汉军旗大声回应着。
对面的明军看上去也就三万骑兵,自己身后还有五万八旗劲旅压阵,孔有德也没什么好试探的,直接就是全军压上,他要用五万汉军旗直接碾碎对面的明军骑兵,在满人主子面前好好的露一次脸。
这些汉军旗的士兵很多都是辽东的汉人,不同于那些战败被俘的明军,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都和满人差不多。平时也都是在辽东地区以渔猎为生,相比于关内汉人,更加的彪悍好战。但是今天,他们遇到的是自古以来在汉人中,同样有着彪悍善战之称的陕西、甘肃、凉州一带被称为秦军的西北冷娃。西北冷娃以吃苦耐劳,性格坚毅,表情冷峻,作风狠辣而闻名。当年的秦始皇就是靠着这样的士兵,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又派大将军蒙恬率秦兵30万,一战破匈奴,吓得匈奴在大秦统治期间不敢窥伺中原半步。史书中记载当年秦军和匈奴骑兵大战的场面中记载到:车高三丈,箭矢如蝗,秦兵身披重甲,腰间挂满了匈奴人的头颅,一手持戈一手持剑,脸上和身上沾满了血污,满战场的追杀敌兵。
由此可见,当年的秦人是多么的恐怖。当然这也和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严格执行的军功等级制度是分不开的。同样的,大明在崇祯七年开始的,对军队的整顿中也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了当时秦朝的经验。首先就是以军功封爵、分地、分配奴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