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章 五周,国庆节(2/2)
(我挺高兴的,高中就是要学习的嘛,强度加大了挺好的。)
再次提出,学校的加点比原学校好吃一千倍,后来变成了一亿倍,一兆倍......就算有热狗,有蛋挞么,也太夸张了吧!
(看来来这个学校对了,这个孩子自己说自己是个吃货,其实就是喜欢吃西餐。)
假期作业,还好,能做完。而且,他也大概告诉我了他的作业安排,嗯,不错,自己有计划,比原来有条理了很多!
(比刚来要适应很多了,适应了作业的加大的量;而且开始有计划了,挺好!)
笑着说英语老师说要给他们几个孩子在晚自习补课。
(看来自己不会,没觉得不舒服,挺好的,愿意补课就挺好的,而且没有之前那种恨死英语的感受。)
还说,同寝室的一个孩子英语可能是班上最差的,语文不好,数学也不好。
(看来因为有垫底的,他不是最差的,所以感受还好。没办法,有了比较还给了他一点点信心!
但我引导他说,那个孩子肯定别的功课还行吧。我问音乐怎么样,他说嗯,还可以,他弹钢琴呢;泥塑呢,他说泥塑有什么关系,我说可能他动手的比较强吧。
然后我说了一句,总是有的人这几门强,有的人那几门强,都是这样的。他听懂了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提到了,因为希望他不会因为同学学习不好就看不起别人,想让他看到更多方面吧。)
说反话“我太喜欢优律诗美课了”,因为下周没有这个课了!可能是分组上,但后面仍然会有很多课时。
(其实他是很不喜欢的,原因是在六年级时,当他向老师发问“为什么要上这个课程”时,老师没有正确地引导他,结果从此这个课就变成了最不愿意上的课程。这就是小学老师没有很好地应对六年级孩子在那个年龄段提出的最典型的“为什么”问题带来的后果。
其实我让儿子来这个学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学校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有长期的优律诗美课,他们展示过,很优美。
到了我儿子这个年龄段,“为什么”这个典型问题就更难以回答了。此时,成人只是说这个课程很好,让他学已经没有用了。我就希望通过同伴的学习,能够带动他去学习,不是一定让他喜欢这个课程,但是能让他去体验,哪怕稍微认真一点点就行,他就能体验到一些这个课程的魅力。我想借用伙伴的力量。这个年龄段,伙伴太重要了!
他不喜欢这个课程也没关系,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喜欢,而是希望他不要因为情绪而错过了去充分体验的机会吧。
也许是一厢情愿,我不知道,但我愿意为他创造这样的环境。)
说进入了飞盘社挺好的,另外这个学校的体育比赛多了很多,但是还是不够多。
(他最喜欢体育了,于是飞盘,足球,篮球,凡是有比赛,他都要参加,但还嫌不够。好吧!他甚至想参加原学校的体育运动会。真是痴迷体育的小家伙!)
还说哪个老师长得实在是,同学们都叫她蟋蟀老师;还有哪个老师总是仰着头,斜着眼睛看同学,而且很凶地说“吵什么吵?”孩子们就学这个老师说话,这个老师就怎样怎样生气等等。说着说着,他笑得很开心,快乐地都收不住了。
(看来,儿子还是很喜欢这里的老师,这里的老师也和原来的学校一样很有爱。
另外,对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须有两把刷子才行啊!
希望孩子能在这里找到更多他愿意跟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