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学(1/2)
当年的谭京踩着十几岁的尾巴,趴在距家2000公里的海滨公园的围栏上,远眺着围栏外的大海。那片海他还记得,如同那天的天气,灰蒙蒙的,浑浊而又不安分,忽高忽低的海浪上面有几只白鹭在做着一些无规律的俯冲,姿态轻盈,却也隐藏不住它们的努力。
从小在海滨城市长大的谭京,自然很喜欢大海,总觉得这是上天对他一种馈赠,让他所在的北方城市相比其它地方更显高贵和特殊。同时,大海还会对自己有一种很特殊的吸引,谭京管这种特殊的吸引为“本能”,无论是渤海、黄海还是北海,谭京每到一个海滨城市,都会被这种本能所吸引,指引着他到海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经历了这几年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之后,谭京越来越觉得这种本能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平淡了许多,慢慢的变得可有可无,对于大海的依恋变得不再沉迷、期盼,有的只是习惯性的瞄一眼这里的海,再跟家乡的海做一下比较,记住了这种不同,便记住了一些自己曾来过这里琐屑细微。
就像故事的开始,当谭京来到厦门的第一天,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附近的海边,对着面前的这片陌生的大海,一句话没有,发了半天的呆。直到他的心情平复,好奇感逐渐消失,腹中的饥饿感慢慢袭来时,他才觉得该去干正事了,反正未来的四年光景都会在这所城市度过,自己又何苦像一个匆匆过客一般在这里故作什么深沉,回身提起行李箱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去了。
目的地是J大,今天正是新生报到的时候。作为新生的谭京,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J大的校园。
说起来,谭京对于J大还是怀着巨大幻想和期待的,这主要与他高中的坎坷经历有关。高中苦读三年,外加一年颠沛流离的复读生活,让他受尽磨难,几经波折后终于考学成功,虽然与他的理想大学存在一定差距,但毕竟是逃离了高中那片苦海,所以他不辞万里从北方城市来到厦门,本想可以尽情拥抱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了,可是有些事却事与愿违,要不是心态好,他很难接受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校园很大,而且干净,里面的绿化不错,到处都可以看到草坪和南方特有的高大浓密的植物,确实配得上大学的称号。但是抬头望去,那些挂在树上的欢迎新生的各种条幅怎么就能摆成这个样子,就像那些老街道里杂乱无序的电线,垂头懒散地吊在树上,校园里人声嘈杂,看似有序的摆在道路两旁用来接待新生的桌子,早已被人群层层包围,被挤的歪七扭八的,新生服务处,连个接待的人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夹杂在学生里的一些商贩,热情地凑上来询问是否需要一些生活用具。
这样焦躁的环境,配合着阴沉闷热的天气,让谭京心中越发不快,忍不住地在心中闷声道:“我操。”
J大是由好几个校区组合而成,比如航海校区、师范校区、轮机校区、水产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等等,这几个校区距离都不远,没有找到服务站咨询人员的谭京只能像闷头苍蝇一样在校区里转来转去,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所在地“文学院”,这是录取通知须知中提到的线索,让他在打听路线时省了很大功夫,不过这似乎也侧面反衬出学校似乎知道自己在接待新生时可能出现的短板,提前留了一手。
虽然“文学院”名字听起来颇为大气,但纵观整个校院,也只不过是由一座三层宿舍楼,一棵大榕树,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食堂组成。放眼望去……呃,不,应该说只需一眼就能把整个文学院收入眼底,如此迷你的一个院子着实感觉承受不起文学院这样的称谓。
“你好,同学您是艺术系的吗?”一个戴茶色眼镜的瘦子看到拉着行李箱的谭京问道。
“是。”谭京懒得多说一句话。对这些师兄们接待新生的方式不敢恭维,藏在一个小角落,没有向导,没有迎接,叫什么接待,简直叫捉迷藏。
“几班,叫什么名字?”
“二班,我叫谭京。”谭京发现在新生登记簿的旁边还有一些古怪的卡片。
“找到了,欢迎你同学,你被分配到108宿舍,请抽一下你的床铺号。”茶色眼睛男把一打卡片递到谭京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