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县令来了 招工人(1/2)
原本县令是要住在县衙后院的,可是此刻县衙的前院都进不去人。一行人趁着天没黑,赶紧找了客栈落脚。县城只有一间客栈,还仅有5间房,此刻一位住客都没有,刚好够住。
终于赶到渠县了,董氏也放心了。到了客栈就有些撑不住了。肖青山安排董氏先休息去,水婆子守着董氏。
原本肖青山也想安排儿女先去休息,奈何兄妹俩很兴奋。就一起带着去了谢博渊的房间,四个人大眼瞪小眼,在思考现在的情况。
明佳觉得可以给爹爹一点思路,于是提示到:“爹爹,我觉得这里和田家村差不多,就是比田家村大。”
肖青山以为女儿是说这里明明是县城,却和村子一样的穷。摸了摸女儿的头,安慰道:“没事的,慢慢会好的。”
明佳觉得和爹爹说话还是要更直接一些比较好:“爹爹,当初选择定居田家村的时候,村长爷爷是怎么做的?那时候,田家村也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县衙一样破旧嘛?”
一下子勾起了肖青山的回忆,当初建朝,难民选择定居田家村的时候。肖青山已经18岁了,是个成年人了。那记得,领头人决定留在野猪山(凤凰山)定居的时候,是征求了所有人的意见的。
后来,领头人统计了人数,年龄还问了每个人都能干什么。他们这群人里,有读书人有会木工的还有会养鱼的,当然最多的还是普通农民。
那时候他们每家都出力一起盖房子,开荒。最初的时候,房子不够住,都是先给有老人、孩子和女眷的人家。
村长带着壮劳力去野猪山砍木材,吃大锅饭,只3个月的时间,田家村就建好了。就是因为这些经历,虽然田家村是杂姓村子,但比一些宗族村子还要团结。
肖青山把这段经历讲给谢博渊和明峻明佳听。谢博渊都十分动容,觉得田家村的老村长很厉害。
明佳看着爹爹似乎想到办法,也就不再提醒了。肖青山确实收到了启发,和谢博渊商量如何利用休整县衙的机会,更多了解渠县的各个村子。
第二日一早,肖青山找到客栈掌柜,询问县里雇佣工人每天要多少工钱。掌柜一听,很热情。忙问需要干什么,他家很多亲戚都可以帮忙。
最后告诉肖青山现在春耕都结束了,各村的劳动力有剩余。此刻,都想找份工,哪怕没工钱,能提供些吃食都可以。毕竟春季是百姓家最容易断粮的时候。
现在招工,主家只管一顿饭,若是允许工人把饭带回家去。工人都会称赞主家心善。
掌柜说得很是得意,甚至有些眉飞色舞的。可肖青山听着却有些红了眼眶,田家村也穷,庆云县也不富裕,可去县里做工也都是有钱赚,主家管饭的。
肖青山有些等不及了,回去问了董氏。朝廷给的安家费还剩多少。董氏算了一下,还剩13两银子。肖青山拿着13两银子,去了谢博渊的屋子。
明峻明佳都在谢博渊的屋子练习写字,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教导明峻兄妹读书的事,就由谢博渊接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