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运动战(2/2)
“我们如果能分散运动,然后通过庞大的地理环境运动中稀释那些清军。那些清军虽然看起来精锐,可是真正分散出来,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反而容易被我们这些天地会起义军以相对多一些的兵力取得相对局部的兵力优势,这样消灭清军不是不可能。”
“如果我们把战场并非是江苏,而是挪到浙江,那这样一旦战场相对的面积扩大,反而对于绝对人数少的一方处于劣势啊!”
陈顶天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这样的方式让陈顶天感觉不就是可以学学当年的新中国开国太祖吗?他可是运动战的行家,在当年红军弱势的时候,不管是兵力素质还是在人数武器方面,都不如敌人。可是采用了运动战之后,把敌人调动起来,让敌人互相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联系支援。
这个时候相对的把兵力集中起来歼灭他们一部分,这样在局部当中形成了相对的兵力优势。虽然总体来说兵力并不是优势,可是却同样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这样一块块分割敌人,吃掉敌人,以少量兵力获得最大战果。
这种局势其实不就是非常适合现在吗?这些清军擅长于阵地战,他们的武器严重依赖于阵地。火炮太重,无法有效的快速移动,必须要依托于时间部署阵地。可是如果他们一旦没有时间部署阵地,那火炮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
至于火枪和弓弩,同样是依靠于密集的射击。火枪和弓弩依靠于密集射击才能够产生足够的威力,不然和烧火棍没有很忙区别。这个时代的步枪并不是连发的,相反装填非常困难,单个士兵的火力不大,需要依赖于大量部队集合作战。
可是一旦他们被分散了,那他们的武器优势会被很大程度的抵消。甚至这些清军看起来精锐,可是人数少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弱点。人数这个东西其实说有用也有用,因为一旦真正到了要分兵的时候,人数多才有“兵”可以分,人数少那一方固然也许精锐,可是却无法能够“分”啊!不可能把一个人分成几分,所以人数多其实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战争讲究的是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并且削弱敌人的优势,提高敌人的劣势。完全依赖于武器,那这样肯定也不行。结合现有条件把自己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把敌人的优势降低到最低,这样是获得胜利的最好办法,而不是一直依赖于武器。
“该死的,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亏我还学了这么多年,我居然把开国太祖当年的革命历史都给忘了,这个运动战不就是非常适合目前的手段吗?这些清军比起当年‘刮民党’的武器甚至都有不如,当年‘刮民党’的武器更轻便,甚至军队素质比起这个时候的清军有过之而不不及。那个时候的武器更轻便了无数倍,火力跟猛烈的无数倍,这一套都有用,何况是现在。这些清军的武器不但笨重,不适合经常运动,甚至完全彻底依赖于阵地战,比起刮民党的军队更依赖于阵地战。一旦真正运动起来,他们武器所发挥出来的威力,甚至还不如当年刮民党呢。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这一招,后悔啊!”陈顶天抓着脑袋说道。
运动战不是最适合目前的局势吗?这个运动战简直是像是为这个天地会等等起义军量身定做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削弱敌人的优势,提高了自己熟悉地形并且善于走动的优势。而一旦敌人被调动得分散了,那可以趁机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和战斗力去猛烈进攻,敌人突然被这么打击,那必然会损失很多有生力量了。
陈顶天赶紧拿出钢笔,开始写各种东西了。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集中优势兵力……”
陈顶天开始一句句的抄,他这个荤素不忌的文抄公再次开始使劲抄袭。虽然他并不会完全记得当开国太祖所写的那些文章,可是很多文章的大纲和中心思想他还是记得的。他甚至非常“没牙”的大量使用当年新中国开国太祖的各种“名人名言”,当年开国太祖的名人名言大量都被陈顶天写入了这个新的论文里面。
如果是后世有人看到这篇文章,一定会大骂陈顶天这个文抄公,抄袭也太狠了,居然把大量开国太祖的名人名言都给抄了进去,作为加强自己论点的依据。
很快,一篇论文也都直接被弄了出来,陈顶天给这篇论文写了一个题目,就叫做《运动战》。
“这次我没有抄袭啊,我真的没有抄袭啊!我不过从开国太祖的不提供文章里面到处截取,从这篇截取一段,从另一篇文章也都截取一段。我是从不同文章来截取的,所以不能够叫做抄袭啊!不是说只有整篇抄才是抄袭吗?我拿出一些段落,这个叫做借鉴,懂吗?我这个是叫做借鉴,不是抄袭,以后谁敢在这篇文章上说我是文抄公,我跟谁急啊!我这个是借鉴,是借鉴啊!”陈顶天说。
没错,陈顶天也就只不过是在借鉴,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没有整篇复制也就是不能够叫做抄袭,这种从不同文章截取的,这个只能够称之为“借鉴”,绝不是“抄袭”啊!所以这篇文章,是陈顶天“原创”的,绝对是“原创”的无疑。以后谁敢说陈顶天抄袭,陈顶天就赶去告他,要告他污蔑和诽谤,一定要告他的!陈顶天明明只是借鉴,绝对没有抄袭,所以谁说他抄袭也就是在污蔑和诽谤,那陈顶天可是拥有权利去告他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