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见如故(1/2)
潘大人回想起自己刚到长合村时的情景,觉得又心酸又有些好笑。
他刚到长合村之时,这村子里的村民,见到他都会躲着走。
他自然也知道,那是普通百姓天生对官老爷的畏惧与疏远。
等时间长了, 慢慢熟悉起来之后,那些村民就变得大方许多了。
在路上遇着之时,也会笑着打招呼,甚至能聊上几句。也会成群结队过来屋里,请教一些种植物方面的问题。
过来的时候,总会带上一点自家地里种的东西,有时是一把豆子有时一把青菜,不值钱但心意满满。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经他和村里一群孩子聊过天,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那些孩子的回答,差点让他泪目。
有的说想读书识字,想学算术。
那样长大了就能到城里做个账房先生,可以赚到银子,让一家人天天吃上白米饭。
有的说想当大官,等他当上了大官,他要天天吃白米饭,而且半个月就要吃一次肉。
以那些孩子的眼界,天天吃上白米饭,半个月吃上一次肉,就已经是人生巅峰。
那都是知识和贫穷造成的认知落差,用一句来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潘大人见识过民间疾苦,更清楚知道,底层的百姓想要出人头地有多难。
而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一个地方的命运,往往需要从最基础的需求要开始。
曾经他动过念头,等到致仕之后,找个僻静之处开一间学堂,专为那些家境贫寒的稚童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机会。
现在,在长合村这里,他好像看到了那个梦想提前实现的影子。
出身农门的郡主秦箬,虽然出身低微,却是心怀大义之人。
为村里讨来修水渠的机会,给村民赠种苗带领村民种药材,又建起了工坊,让这里的乡亲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一步一步,悄然改变着这里村民的生活。
现在又兴办族学,虽然没能让这里所有的孩子,人人都立刻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但是,现在的长合村在田头劳作时,都能听到那些村民有模有样念上几句,进入秦氏族学的那些刚启蒙的孩子口中,学到的三字经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受知识氛围感染的呈象。
而且他了解过,进入秦氏族学所需交束修其实并不高,一家子努力一下,也能让孩子读上书。
以秦箬现在财力,不是不能免除这份束修。
潘大人也和秦怀生聊过这话题,秦怀生转述的秦箬话里,那一句“免费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惜。”让潘大人深有所感。
对于秦箬的这份深思熟虑和清醒的认知,潘大人佩服不已。
席间,秦子宴带着秦子牧,穿梭在人群中,代表秦家向今日莅临的各位宾客,表示了谢意。
兄弟俩不急不躁,温文尔雅。
言行举止得体,流露出一股子从容与谦逊,让在座的宾客赞赏有加。
这一幕惹得秦老太红了眼圈:“如今看着大郎,二郎出落得这般稳重,我这老太婆就是死也满足了……”
“啊呸!什么死不死的。这大好日子,可不兴这样说的。再说这家里有阿箬掌舵,秦家只会越过越红火,您老还要享几十年的清福呢!”周老太笑骂着打断了秦老太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