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深度剖析〈哀江头〉:杜甫的家国哀思与历史悲叹》(1/2)
原文: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赏析:
一、原文释义:
少陵野老强忍着悲痛,喉咙哽咽,只能吞声哭泣,在这明媚的春日里,小心翼翼地潜行于曲江的偏僻弯曲之处。江头那曾经辉煌壮丽的宫殿,如今成千上万的门户紧紧锁闭,那细嫩的柳枝依依袅袅,新长出的蒲草郁郁青青,然而这满眼的春色又究竟是为谁而展现呢?回忆往昔,那华丽的霓旌飘扬,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地来到南苑游玩,一时间,苑中的万物都仿佛被赋予了绚烂的光彩,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昭阳殿里那位备受恩宠的佳人,与皇帝同乘一车,形影不离地侍奉在君王身旁。车辇前的才人英姿飒爽,身背弓箭,胯下的白马嚼着黄金制成的马勒,威风凛凛。他们身手矫健,翻身向着高远的天空仰头射云,那灿烂的一笑之间,正巧射落了一对比翼双飞的鸟儿。那曾经拥有明亮的眼眸、洁白的牙齿,倾国倾城的美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如今已是血污满身,魂魄游荡在外,再也无法归来。清澈的渭水滔滔东流,剑阁幽深险峻,她离去和留下的人彼此都失去了联系,杳无消息。人生只要还有情感,泪水就会沾湿胸前的衣襟,然而那江中的滔滔流水、岸边缤纷绽放的花朵,又哪里会有尽头,会有终止呢!黄昏时分,胡人的骑兵扬起漫天的尘土,弥漫了整座城池,诗人本想往城南去,却神思恍惚地望向了城北。
二、诗篇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当时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沦陷于叛军之手,杜甫被困于长安,亲身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社会动荡。他目睹了昔日繁华无比的曲江如今变得一片荒凉破败,触景生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思和悲愤,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沉郁悲哀的诗篇。
三、赏析分享:
1. 沉郁悲哀的开篇:诗以“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开篇,“吞声哭”三个字极其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那如洪水般汹涌却又被强行压抑的痛苦。他不敢放声痛哭,只能将悲痛硬生生地咽回肚里,这种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令人心碎。“潜行”一词则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压抑和危险,以及诗人的小心翼翼和恐惧不安。在本该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诗人却只能在曲江边偷偷哭泣,这种鲜明的反差营造出了一种极其沉重、压抑的氛围,让读者瞬间被卷入了诗人的悲痛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