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方年望(1/2)
张月凡拿起来闻了一下,并没有想象中的墨臭味。
打开来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中间还穿插着有各种不同的图形。
开卷首行写道:
方年望观静心师父得窥丹青之门,遂将所感所悟记于帛上,或能遂某之所愿,将丹青一门传于世人,或可成盛世也。
张月凡看到这里大概明白这卷丹青卷,其实只是这个叫做方年望的人的一个读书笔记而已,但是想了一下,并没有想起来历史上有哪个比较有名的古人叫这个名字。
张月凡推测这个叫方年望的人结局应该会比较惨,因为他想要把丹青术传播出去,营造一个太平盛世,但是从结果来看,历史上并没有过这么一个有名的人出现,而且丹青师到现在都只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更是跟他想法背道而驰的是,现在掌握丹青能力的人,其实在做一些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想到这里张月凡不由得摇摇头,只觉得这个人好可怜。
再继续看下去,丹青卷中大致说了一下这个叫方年望的人的生平,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是张月凡大致知道他是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文中有一段话说他因为石敬瑭攻入洛阳,被迫逃亡,随后在途中遇到了这个叫做叶音,也叫做静心大师的人,于是跟他一起前往仙岛避难,在路途中将所感悟到的记录成册,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卷书。
虽然说是书,但是实际上是一卷发黄了的布帛,张月凡不是很懂历史,但是也大概知道,在五代十国时期能够用布帛写字的,一般来说非富即贵,所以他猜测这个叫做方年望的人也许是一个大官之类的。
之后就开始有写他关于丹青的理解,大致上跟之前椿姐所说的差不太多,丹青其实还是一种最原始的最有力量的符号,慢慢地在经过几千年的摸索中,逐渐被提炼出来,然后是通过精神力来进行控制。
在方年望的书里面,将椿姐所说的精神力叫做心力,张月凡联想到刚才说的静心大师,心想,这个大师不会是个和尚吧?佛家的悟道还有对于心性的磨练跟他这里描述的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难道这个方年望后来去做了和尚,清心寡欲以后就忘记了他原来的抱负,所以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盛世?
想到这里张月凡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如果换了是他生活在那个时代,拥有一身丹青本领,不知道要创造出一个怎样的世界来!
再继续往下看,方年望总共把他所领悟的丹青术分为几个篇章,悟道篇、心力篇、术法篇、推演篇、天道篇、恶鬼篇。
看到恶鬼篇的时候,张月凡想起了刚才去往藏书室的地下宫殿,那些红色的花,还有装着这卷丹青卷的盒子,心里面就觉得一阵不舒服。
这个叫方年望的人为什么会在末位写了这么一篇奇怪的东西,难道是他最后堕入魔道了吗?
张月凡忍不住心中好奇,于是直接伸手去找布帛的最末,看看这个恶鬼篇到底写的什么东西。
刚伸出手去又觉得害怕,心想万一他自己也走火入魔了怎么办?于是又缩回手来。
来回反复再三,还是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张月凡把最后面打开来。
一旁苏墨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奇怪地看着他。
她哧溜一下,把面条吸进嘴里,只见张月凡前一刻还神采奕奕,后一刻就神色黯然。
握草!
张月凡心中狂奔过一万个草泥马,只见最后一处只写着,因该卷无法穷述,将后三篇记叙于他处。
并且后面跟了一堆奇怪的符号。
张月凡只觉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原来在唐朝的时候就有写东西太监的人!
不过有前三篇,对于他这样的新手来说,其实也已经是如获至宝了,张月凡看了第一篇,发现悟道篇主要讲述的是如果引发一些具有丹青师潜力的人能够窥见自己的能力,其中还讲述了非常多可怕的方式,最后一句是,丹青之道,其实就是探索死亡之道。
张月凡不由得一阵感慨,这个叫做方年望的人对自己真是残忍,为了激发他的丹青潜能,用尽了各种办法把自己逼入死地,他也真是命大,张月凡心想,换了其他人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张月凡不由得感到万分庆幸,因为这一步,其实他已经完成了,虽然也经历了生死劫,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黑烛用刀把他劈成两半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还有心源的笑容,也好像就在昨日一样。
张月凡摇摇头,继续往下看。
不过再往下看一点,他才发现原来那个叫做叶音的人很是了得,有一种起死回生的能力,所以方年望才能够渡过这么多劫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