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元宵夜晓峰母子聚,共话家常念母恩(1/2)
元宵归聚话家常,特产携归意韵长。
支教情牵山里子,团圆更念母恩光。
吃完饭,林晓峰利落地帮母亲收拾了碗筷,将它们一一洗净、擦干,摆放整齐后,便陪着母亲一起坐在堂屋里,开启了这温馨而又满含深情的聊天时光。
堂屋里那盏昏黄的灯泡散发着柔和的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对久别重逢的母子笼上了一层温暖的纱,映照出一片无比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林晓峰转身走向自己的布包旁,从里面翻找出一些用布包着的山里特产,小心翼翼地拿过来,递给母亲说:“妈,这是我从向阳村带回来的,都是那边的乡亲们送的、做的,您尝尝。”
母亲赶忙放下手中正准备用来缝补衣物的针线,接过特产,眼中瞬间满是欢喜,嘴里却习惯性地说道:“哎呀,你这孩子,还带什么东西回来,人回来就好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解开包裹特产的布,那粗糙却又无比熟悉的手指在布上摩挲着,动作虽慢,却透着一种珍视。其实呀,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是儿子从外面带回来的心意,每一样特产仿佛都带着向阳村的气息,代表着儿子在那边的生活点滴,也让她能通过这些特产,对儿子支教的地方有更多的了解,就好像自己也跟着儿子去了那支教的山村走了一遭似的。
母亲轻轻抚摸着那些特产,眼中满是好奇,就像个孩子似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问道:“峰儿,这些都是啥呀?给娘好好讲讲呗。”
林晓峰看着母亲那副模样,心里觉得既温暖又好笑,笑着点点头,拿起一包晒干的野山菌说道:“妈,您看这野山菌,向阳村的山里可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呢。村民们可不容易啦,都是起早贪黑去山上采回来的。这玩意儿可鲜了,在那边村民都不舍得吃,都卖给供销社换生活用品,乡亲们让我带回来让您尝尝鲜。”
母亲微微点头,眼神里透着对那些村民的心疼,感叹道:“这山里的东西就是纯天然的呀,肯定健康。那村民们待你咋样啊?”她边说边把野山菌放在一旁,又拿起一个模样有些奇特的手工编织品,仔细端详着。
“妈,他们可热情了。”林晓峰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回忆起在向阳村的点点滴滴,眼神中满是感激,“我去年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心里还真有点发慌呢。可我这次去村民们一听说我又回去了,都主动来帮我收拾住处,那热情劲儿,就跟迎接自家人似的。还送了好多自家分的菜和粮食呢,生怕我在那边饿着、冻着。有个大爷,家里养了几只鸡,还特意杀了一只,炖了鸡汤给我送来,说让我补补身体,说是当老师费脑子,得吃好点。”
母亲听了,眼中满是欣慰:“那就好,那就好,人家对你这么好,你可得好好教那些孩子呀。”她轻轻拍了拍林晓峰的手,那手上的温度透过肌肤传递过来,让林晓峰心里暖乎乎的。
“那肯定的呀,妈。”林晓峰眼神中透着坚定,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那些孩子可懂事了,虽然家里条件都不太好,但一个个都特别渴望知识。每次上课,他们那眼睛都亮晶晶的,紧紧盯着黑板,生怕错过啥重要的内容。哪怕是课间休息,也有好多孩子围着我问问题,那股子好学的劲儿,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母亲微笑着,眼中仿佛浮现出那些孩子的模样,眼神里透着慈爱:“可怜的孩子们,能有你去教他们,也是他们的福气呢。不过,你在那边生活上没遇到啥难处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编织品放下,又拿起一包用树叶包着的东西,轻轻闻了闻。
林晓峰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安慰道:“妈,您别担心,刚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比如住的地方有点简陋,晚上睡觉还有点冷。那屋子的墙皮都掉了不少,晚上风一吹,呼呼直响,感觉冷风都能直接灌进来似的。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母亲把那件编织好的红色毛衣拿了出来,她看着儿子林晓峰道:“妈怕你在山里冷,特意给你织了件毛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