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泛海东行(1/2)
德云社营业大火,让周鸣信心大增,一方面是因为赚到了不少钱,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也让无数中下层百姓,了解他的作品,享受他提供的各类娱乐内容,久而久之,他子华先生的名气,在普通百姓中间,也传播开来。
而且,根据对渔港村德云社观众量,进行了近八个月的数据跟踪统计,周鸣得出结论: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一家德云社,可在5-10万人中间产生影响。
经济欠发达地区,德云社能产生的影响力,相信不会有这么大,能影响3-5万人就很不错了。
而整个大周国,一百个经济发达、人流密集的地区,绝对是有的,所以,按照最低预估,一百家德云社,影响三百万人口,带来五百万左右的成就点,再在钱财方面,补足另外一半,拿到A级以上评价,通关副本,问题当是不大的。
至于,走上层路线的子华书屋,有一百万成就点进账就相当不错了,周鸣可从来没把希望,寄托在绝对少数的上层人士头上。
……
天圣廿三年,十月初。
田家造船厂,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历时六个月完成设计,两个月进行模型试验,最后耗时一年建造的,用于海洋捕捞公司进行捕鱼作业的“海捕二型”渔船,终于成功下水,成为海洋捕捞公司旗下的第一艘两千料大船,意义重大。
周鸣的海洋战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海捕二型”研制速度这么快,比周鸣预期的两年还要提前了几个月,当然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周鸣亲自参与了“海捕二型”的设计,凭他脑袋远超常人的计算能力,仅船型设计上面,海捕二型渔船,就节省了几个月时间。
二个,是周鸣让人带着重金,去济州、扬州等几个临海的拥有造船厂的城市,挖了大批的熟练造船匠过来,加快了建造速度。
三个,随着船厂配套的木料风干室建成,原先需要经过两年自然风干的木料,在风干室内,现只需三个月便能干透,加上造船厂的工人,在各种精密工业机床的帮助下,造船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船只建造周期,大大缩短。
海捕二型首船,完成为期一个月的海试后,十一月十六日,周鸣带着一行20多位不易晕船的同学,登上了这艘长三十余米、宽五米、空载排水量达220吨、满载能达到500吨以上的渔船之上,在优秀水手们的操控下,扬起船帆,泛海东行。
十一月,已过了最佳捕鱼的季节,周鸣带着这些同学出海,并不是为了打渔,而是想出门散散心,吹吹海风,看看波涛无尽的大海。
顺风顺水,一日后,海平县以东三百余里的外海。
站立船头之上,一片被渔民称之为“鲸鱼海”的海域,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片海域,之所以称之为“鲸鱼海”,是因为周鸣在世界地图里看到,这片鲸鱼海的海底,有两道近乎交叉的海岭和一条深不见底的火山海沟构成,因为两道海岭的拦截,海水表层因风浪、陆地海岸线引导和星球自传产生的洋流流向,发生了改变,大量中层富含营养的海水,浮泛到了海水表层。
那条深不见底的火山海沟,因为活火山的常年活跃喷发,更是将深层无数富含营养的海水,送到了海洋表面。
三股海流的同时作用下,这片海域,海水表层,生长着无数微小海藻,微小海藻,养活了无数鱼虾,无数鱼虾,养活了千万大鱼,千万大鱼,又让这片面积过3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活跃着种类近百种数量几万条的鲸鱼。
这些鲸鱼,站在了这片海域生态链的顶端。
“娃呜~”
一声娃娃哭喊般的声音传来。
“噗~!”
不远处的海面上,一高度超过十米的水柱,像喷泉一般喷发,持续多轮,每轮持续数十秒后,那条换气完毕的、长度可能超过三十米的巨型鲸鱼,这才摆动大扫把一样的尾巴,钻入到了深海之中。
“古语云,东冥有鱼,其名为鲸,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鸟之翼,不知其几千里也……眼前这条大鲸,虽不如传说中的鲸,但亦足以吓破人胆,令人惊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