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邯郸风云:赵国复起(一)(1/2)
邯郸城,往昔那繁华喧嚣、车水马龙的赵国都城,如今仿若沦为一座阴森修罗场。
城破的硝烟仿若一层驱不散的厚重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每一寸街巷。
刺鼻的烟火味与血腥气息相互交织,肆意弥漫于残垣断壁间。
久久不散,似是要将这场战争的惨烈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成为抹不去的伤痛印记。
联军士卒们,历经连番鏖战,此刻仿若被抽去了浑身筋骨,精气神皆已损耗殆尽。
有的瘫坐在断砖碎瓦上,满身血污与尘土,眼神空洞而迷茫,望着眼前这满目疮痍之景,沉浸在战争余悸中难以自拔,仿若灵魂都被这场残酷战事抽离。
有的麻木地穿梭于尸首和战利品之间,机械地清点着。
每翻动一具冰冷躯体、拾起一件残破兵刃,都似在无声诉说这场胜负代价惨痛至极的战事,那动作里满是战争带来的疲惫与无奈。
秦王赢高,这位承继先辈壮志、一心欲横扫六合的霸主,此刻正站在邯郸宫那荒芜破败的废墟之上,身影冷峻、孤高,恰似一尊威严俯瞰苍生的雕塑。
目光扫过这片往昔金碧辉煌、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的土地,心底五味杂陈。虽说此番赵国已在秦军铁蹄下沦陷。
可秦军亦是付出了惨重代价,各营呈上来的伤亡簿册,那一串串冰冷数字,宛如一把把锋利且淬毒的利刃。
直直刺向他那颗骄傲且坚毅的心,让他也不得不暂且收敛锋芒,皱眉沉思接下来的布局,思量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稳占先手,继续铺就那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
燕国与楚国,战后营帐内外同样一片忙乱嘈杂之景。
伤兵们相互搀扶,拖着伤残躯体艰难挪往军医营帐,沿途痛苦呻吟声此起彼伏。
其余士卒匆忙收拾散落四处的兵器甲胄,盘点所剩不多的粮草辎重,试图从战后狼藉里拼凑出再战的底气,眼神中既有战后的疲态,又有对未来局势的隐忧。
只是,两国将士目光偶然交汇时,那瞬间闪烁的并非齐心抗敌的热忱,而是暗藏于眼底、如幽潭暗流般的猜忌与较劲。
只是碍于当下局势,暂且被深埋于表面那看似融洽的合作之下,犹如休眠火山,稍有星火。
便可能爆发出汹涌烈焰,将这脆弱的联合态势焚烧殆尽。
苏烈,肩负联军后勤调度重任,此刻仿若在惊涛骇浪中艰难掌舵的船夫,拖着沉重如灌铅的步伐,穿行在废墟街巷,神色凝重地监督粮草分发。
他深知,此刻胜负未定、局势飘摇,粮草若有差池,士卒饥馁,联军必会军心大乱、再生祸端,那便是自毁长城、万劫不复。
在这乱世战局里,粮草就是维系联军存续、支撑作战行动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容不得马虎。
行至一处街角,一阵尖锐争吵声突兀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几个燕国士卒与楚国士卒面红耳赤、争执不下。
凑近一听,缘由竟只是争抢一处相较完好的民居,想用作暂避之所,躲开这弥漫城中的肃杀寒意。
苏烈见状,赶忙疾步上前,面色冷峻、声若洪钟:“都住手!如今赵国才败,局势恰似风雨中危舟,飘摇难定,我们若因这等琐事自乱阵脚,拿什么应对接下来波谲云诡的变局?当务之急是齐心协力、稳固根基,而非内讧!”
众人被他气势震慑,虽满心不甘,也只能嘟囔着,在他注视下悻悻散开。苏烈望着他们背影。
暗叹之余,深知这微小冲突恰是联军内部矛盾重燃的火星,若不及时疏导管控,迟早燎原,将联军阵营烧得片甲不留,让此前诸多努力与牺牲付诸东流。
在邯郸城另一侧,赵王赵迁被囚于联军临时搭建的牢营之中,往昔象征尊贵身份的华服如今破旧不堪、污渍斑斑,发丝凌乱,形容颇为狼狈。
可即便身处绝境,他脊梁依旧挺直,昂首挺胸,宛如遭狂风骤雨却根基不倒的苍松,眼神中满是不甘与愤恨,恰似两簇幽火,紧盯牢营外动静,那骨子里的倔强不屈,彰显着未灭的复国执念,仿若在黑暗囚牢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重燃赵国烽火的时机。
秦王政终按捺不住,亲临牢营,站在栅栏外,神色复杂打量赵王,良久,开口问道:“赵王,你赵国已覆,可曾后悔与我大秦为敌?”
赵王先是一愣,随即仰天冷笑,笑声在牢营回荡,透着几分凄厉豪迈:“哼,秦国以霸道行世,恃强凌弱,今日胜我,不过倚仗兵力,仿若强盗!但天道轮回,他日必遭反噬,你且等着!”
秦王脸色一沉,仿若被戳中痛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脚步间隐有慌乱。回营后,独坐案前,手指轻叩桌面,对这硬骨头赵王多了几分忌惮,反复权衡是该杀之以绝后患。
还是留作制衡他国的筹码,于这复杂棋局谋长远利益,每一次叩击桌面都似是在权衡利弊的内心节奏。
燕国军营内,燕王姬喜满脸愁容,与老将钟离恪相对而坐,商议归程之事。燕王眉头紧锁,焦虑无奈溢于言表:“老将军,此番伐赵,我燕收获寥寥,还折损诸多将士,眼下秦国势大,楚国亦不可小觑,我燕国夹在中间,恰似夹缝蝼蚁,往后如何在秦楚间立足?老将军可有良策?”
钟离恪手捻胡须,闭目沉思片刻后睁眼,沉稳而言:“陛下,如今秦国如日中天,楚国底蕴深厚,燕国当务之急是暂避锋芒,速回整顿军备、强化实力,派能言善辩之士与周边小国修好结盟,互市通商、积草屯粮,以待时局变化。且邯郸新定,秦国定会重兵布局监管,我们不妨主动请缨助其维持治安,一来探听虚实,二来或能分一杯羹,寻得生机。”
燕王眼睛一亮,连声称是,传令准备拔营,似是在黯淡局势中寻到一丝曙光,急于抓住这可能的生机。
恰此时,营帐外喧哗声起,燕王皱眉命人查看,原是秦军押解一群赵国俘虏路过。
燕王目光扫过,见俘虏虽衣衫褴褛、神色萎靡,却多身形矫健、目光坚毅,心头一动,侧身对钟离恪道:“老将军,这些赵国子民皆可用,若带回燕国训练成军,可为我所用,壮大燕军,此乃天赐良机。”
钟离恪却神色凝重摇头:“陛下,此举万万不妥。秦国刚得胜,警惕性高,不会允准,强行掳掠还会加深与秦嫌隙,招来灾祸,望陛下收回成命。”
燕王长叹,满心不甘也只能作罢,那无奈长叹里满是错失机会的遗憾与对燕国处境艰难的喟叹。
此时,牢营中赵王听闻燕国讨好秦国、妄图掳掠俘虏之举,仰天大笑:“可笑燕王鼠目寸光,以为秦国长盛不衰,今日卖我赵国求荣,他日必被秦国弃如敝履!”
这话传入秦王耳中,秦王本就不满燕国行径,此刻更是冷哼:“赵王嘴硬,不过所言有理,燕国不足惧,也不能让其得逞。”
当即下令不许燕国参与邯郸事务,削减其战利品份额。
燕王得知后,大惊失色、懊悔不迭,联军内部矛盾也因这事被激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明争暗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