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天师道(1/2)
张道陵原来是读书人,他出生在沛郡丰县,虽然同刘邦是老乡,但他却是张良的第八世孙。
他于公元34年生于丰县的阿房村,他出生前,他的母亲做梦见到了魁星,仿佛魁星降入了她的腹中,于是便怀孕了。五月十八日生张道陵的时候,满屋生香、整月不散,房子上黄光罩顶,院子里紫气弥院。
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时便能把老子的“道德经”倒背如流了,他对天文、地理、河图、洛书等谶纬之书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他当过太学的学生,博通五经。但最后他叹息着说:“这些书都天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啊?”于是他便弃儒而改学长生之道了。
张道陵二十五岁的时候,曾官拜江州令,但他却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了洛阳的北邙山中了。
公元89年,汉和帝授他为太傅,又封他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召他回朝,但却都被张道陵婉拒了,他对使者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的隆恩、妻妾的厚爱也会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过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便会大定,要我何用呢?我志在青山,不会再踏进庙堂之中了。”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它海拔不高,只有三百米左右,但它东西却横延了数百里。
对于北邙山,列朝列代都有不少赞语,因为它风景秀丽、风水极佳,所以成了王侯将相的入土之地。
唐代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而白居易则有诗云:“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北邙山上,已经有了吕不韦的墓,汉光武帝刘秀的墓,以后还会有西晋司马氏、南唐李后主,以及杜甫、颜真卿等许多名人会落葬在此地。
张道陵在北邙山上修行了数年,但总是没有摸到修炼的关健,因为他手头的经书,也就是那么几本书,除了《道德经》以外,也只有《上清大洞真经》和《正一经》。他苦思冥想,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注译,写下了《老子想尔经》,但这对于他的修道,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啊!
那天他正在洞中暇想,忽然听到洞外有急速的风声,他走出了洞去,只见远处有两朵祥云,冲着他冉冉而来,他不禁抬头仰望了起来。
只见那两朵祥云,冉冉地来到了他的头上,缓缓地降了下来。祥云上站着两名老道,俱都是仙风道骨、道貌岸然、白发银髯,五缕长髯飘在了胸前,手中都拿着了一把拂尘。
“道友请了。”张道陵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打了一个稽首。
“请了!小道友,听说你在这里清修,特来望你。”为首的那位仙长开口说道。
“洞里请!洞里请!”张道陵恭恭敬敬地往里请着。
两位仙长随着张道陵的手势走进了洞府的里面,很大度地在洞中央坐了下来。
“请问两位是何路神仙?”张道陵恭恭敬敬地问。
“我们是太上老君……!”徐福回答了一半。
“啊!真的是太上老君啊!我猜就是太上老君了。”张道陵激动地说。
“……的弟子。”徐福终于补上了前半句,因为他如果说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这地位也太高了,而元始天尊是太上老君的师兄,他自称为“太上老君”的弟子,也是未尝不可的。
“是!是!弟子幸见了。”张道陵离席而拜。
徐福也懒得解释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帮助传颂道教的人,至于他们自己是谁,那也不尽重要。
“我们知道道友在此地清修,但不窥门径,无法收徒传道,因此特地前来赠送道教教典,以助道友修得正果。”徐福摊开手请张道陵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