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形势(1/2)
苏镜暖饶有兴趣地问:“这么说来,朝廷只向九野军拨款五千金,陈王修蓬莱宫却花了二十万金的消息并不属实?”
“那倒不是。”曹宣影淡然道,“都是真的,但他们偷换了概念。”
莫府在另一个世界,有个响当当的别名——“幕府”。
这个机构诞生于大争之世,为战争而生。它不仅是大型战役的指挥所,本身也是一台极为精密的战争机器。
来自科技高度发达,战争已经完全职业化、战术化、专业化世界的曹宣影,又把现代化军事的那一套,按照适应这个时代的方式进行改良。旗下的莫府一口气包揽了“战争重地”的行政权、财税权,以及“特定时间”的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
至于“战争重地”究竟有哪些,“特定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只能说,解释权尽归九野军所有。
如此一来,陈国坐拥七州又三郡,即七十五个郡,其中有十二个郡的军政、民政、财政完全握在莫府手中,还有十八个郡的大部分财税权都归莫府所有。
例如梦河郡,从前是一片荒地,为吸引百姓过来屯垦,出台了一系列极为优惠的政策。
譬如,只要百姓连续耕种一块地五年时间,这块地就属于他们。
又比如,屯垦的百姓前五年只需要上交收成的三成,不需要缴纳任何额外的费用。
上交的钱粮归莫府所有,因为莫府给百姓提供农具、种子、耕牛挽马,乃至军事保护。
至于五年后,当然是按照朝廷的规矩交税,但如果你家有个人在九野军服役,就能算作军属家庭,只需像从前那样,上交三成收入给九野军即可。
老百姓都是既朴实又精明的存在,立刻算了一笔账。
按朝廷的制度,每年光是田税加口赋,就要占掉百姓至少一半的收入。
这还是建立在没有任何苛捐杂税、徭役摊派,收成又很好,粮食价格还没有大跳水的情况下。
只有活在梦里,才会没有以上几种负担,现实中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最有良心,愿意帮佃农包揽一应赋税的地主,每年也要佃农们上缴六成收入。即便如此,愿意做他们家佃农的人都能从城南排到城北,找关系都未必能进门。
九野军给出的待遇,完全就是一块香喷喷的馅饼,吸引着人们争前恐后去咬。
百姓们拼命训练自家子侄,就是希望他们能加入九野军,以求五年屯垦期结束后,自家能够享受军属待遇,不要交那么多赋税给朝廷。
再说了,待在九野军,福利可远远不止这么些。
这个时代,想改变社会阶层,一夜暴富,房子票子妹子滚滚而来,只需要一次战争。
九野军一向是公认的天下强军,小规模的战场可能失利,大型战争中,还没败过一场。
早几年跟着曹宣影的人,只要不缺胳膊断腿,现在至少是个高级军官,身上挂着爵位的不再少数,实现了从“庶民黔首”到“卿、士”的跳跃。
这种情况下,陈国朝廷其实不用拨钱给九野军,后者完全能自给自足。
再说了,真要算起来,五千金哪里够用?
光是梦河郡就有两万职业军人,以及十万负责屯垦,每天要接受一个时辰军事训练的民兵,还有近三十万军属。按照他们的伙食规格,五千金连十天都坚持不到,更不要算上周边地区。
如果九野军只靠每个季度发的五千、一万金过日子,早就饿死了。九野军什么时候不问朝廷要钱了,陈国的公卿们才要头疼,因为那代表二者彻底撕破脸,除了战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再者,税和赋也不能混为一谈。”
税是田税,即每亩田地的产出中抽取部分,上交钱粮,归国库所有,由九卿中的治粟内史衙门负责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