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群雄逐鹿 第二十三章 三个选择(2/2)
徐行很少会说真话,不过,对于这种紧急情况,他也不得不说真话了,毕竟,齐鲁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开始了,或许漫长,或许短暂,或许成功,或许失败。
“太好了,我希望你可以直言不讳,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
徐行的一番话,让仁山紧绷的神经,稍稍缓和了一下,当然,仁山也无法百分之百的确认,徐行接下来要说的话,就一定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
晋城虽然没有固若金汤的边关防护,但是占据了主场优势,并且是以逸待劳,以防守对进攻,毫不夸张的说,晋城的边关守将,只需要智力正常的脑子,还有一双不瞎的眼睛,就可以牢牢的守住城池,当然,前提是晋城的边关防护军队不能太少。
要知道,一方势力的边关守军,数量和质量,都是那些预备军无法比拟的,边关守军除了要保障边关的安全和防线以外,更需要去处理周围的繁杂事务,正如同仁山在越城的这些年,山匪水贼,流寇流民,数不胜数,杀之不尽,除之不绝。
因此,边防守军的战斗力,必然是一方势力之中最顶尖的存在,除了一些秘密培训的特战部队以外,边防守军,必然是进攻方最难以处理的存在。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晋城的北大门,东大门已经被突破,并且正如同徐行和仁山所推测的一样,齐鲁还在持续输送着兵力,后续的兵力,也可以投入到消耗战的更迭循环。
除了兵力的输送以外,还有一个优势,对于齐鲁来说,非常巨大,毕竟,占据了边关,就等同于是在关门打狗。
如果晋城选择不抵抗,以逃跑为第一目的,那么晋城很快就会被攻破,这些逃跑出来的人,先不谈是否能够被接纳,就只是看被其他势力接纳之后,在其他势力地盘之中的地位,就远远不如原本在晋城之中的地位。
人们都是排外的,这是天性,这是本性,这是无可非厚的约定俗成的事。
反之,如果晋城选择继续抵抗,以反击为第一目的,那么晋城就必须要把兵力集中到北大门,东大门的反击上,这个时候,南大门,西大门,就会疏于防范,先不谈其他势力,是否会抓住机会,让晋城腹背受敌,四面受困,只是考虑到那左右两位元帅,绝对不会考虑不到。
要知道,帅才之所以高于将才,就是因为整体的布局能力,以及指挥性方面的优势,将才,确实可以冲锋陷阵,破军斩将,激励士气,提升胜率,但是,这仅仅只是极少数的情况。
世之猛将诸多,勇武非凡,天下终归智者,元戎之杀伐决绝,令行禁止,管制有度,猛将莫能及也。
“仁山先生,现在的情况,说好也不算好,说坏也不算坏。”
“我有四个不成熟的建议,希望仁山先生可以指点指点。”
徐行的说法非常简单直接,他不愿意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比较,这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
说是这样说,徐行的建议,本质上,就只有一个,所谓的四个建议,说白了就是四个步骤。
第一步,模仿齐鲁二城,把吴越合二为一,东拼西凑出一个至少二十万人的军队。
第二步,军队化整为零,并且把二十万人的大部队,分化为几个,甚至几十个小部队,给这些小部队,安排一个,足以独当一面的指挥者,也就是安排战将,统一指挥。
第三步,小部队分化结束之后,每个战将之间,既要各自独立,也要彼此支援。
第四步,就是徐行所纠结的一步。
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吴越二城本质上依然是两股势力,仅仅只是暂时性的合并,当然,徐行没有直接说出来,毕竟,这种事不需要说,仁山也是心知肚明的。
第四步,分为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是安排战将西征,这个建议,是徐行出于对北方诸侯们的忌惮,想要避其锋芒,徐图发展所产生的保守策略,当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仅仅只是一种认怂的表现,试问,如果徐行有信心用二十万去击败两百万,也不至于会在内心深处萌生这种策略。
第二种做法,是北伐,不过,北伐归北伐,本质上来说,只是为了捞一点好处,用游击战的方法,骚扰齐鲁一方的兵力运输,要知道,但凡是拉开了战线的情况,补给线必然是和战线长度相同的,这三千里的大道途中,不断前进的军队,如果不携带粮草,先不说战士们是否撑得住,就只是坐骑,也会支持不住的。
因此,骚扰战线,就等同于是在骚扰补给线,一旦后续兵力没有顺利运输,纵然齐鲁一方的优势再大,也会因为没有粮草,而活活饿死,毕竟,烧杀抢掠这种事,要建立在持续攻破城池的情况下才得以成立。
当然,如果齐鲁一方可以在粮草被断绝之前,直捣黄龙,拿下晋城的话,就另当别论了,至少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可能性小的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种做法,也是北伐,不过,和第二种做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做法的北伐,是直接进攻晋城的南大门,毕竟,吴越二城地处南方,只需要长驱直入,就可以直接兵临城下。
要知道,现在的晋城,处于极度危险的情况之下,毫不夸张的说,晋城之中,几乎九成九的兵力,都必须要被迫的,集中到北大门,东大门的支援之中,毕竟,从仁山所获得的消息可以得出,目前齐鲁攻晋,只是啃掉了边关和外围的一些城池,并没有达到摧枯拉朽的效果。
这种明显是颓势,却又没有兵败如山倒的局势,正适合徐行和仁山,投机取巧。
俗话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上上策也,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