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叫申庚(1/2)
干净的桌子上点着一截小蜡烛,光影交错的窗下一名少年正在埋头苦读。
馆舍里书籍虽多,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记录历史的,对修道只有极为简洁的介绍,小秋知道洞开七窍是正式修道的第一步,对其中的详细步骤却无从了解,孟都教留下的这本小册子,差不多可以解释他心中的所有疑惑。
耳、目、鼻、嘴七窍,对应听、视、嗅、言四种能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也是守卫严密的门户,对所有信息都要经过层层检查与过滤,最终得以通过的百中无一,最关键的是,它们挡住了对修道者至关重要的天地灵气。
道火不熄,灵气就是道根的助燃之物,灵气越多越纯,道根燃烧得越旺。
普通人对灵气的阻挡是一种保护,他们的体质过于孱弱,极少量的灵气就足以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所以修道者必须先强化形体,然后才能洞开七窍,以接纳比前多出十倍以上的信息,灵气也随之丝丝进入。
但这时的灵气只能在人体内短暂停留,很快就会流失,在一进一出的过程中,修道者的形体会更加坚韧,就像鸟类的巢窝,一草一羽地积累,直到成形才适合居住。
洞开七窍的顺序每个人各有不同,但只能逐一进行,每次开窍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首先,某种能力突然得到极大增强,修道者集中全部精力方可使用,在这一阶段过度使用超常能力是有害的,轻则精神萎靡,重则器官受损。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积淀,这种能力会在某一刻突然大幅增强,并且长久持续。这是一道重要关卡,数不尽的声音同时传来、最细微的景象充斥眼间、习以为常的味道突然变得刺鼻、嘴巴一刻不停地发出声音并且远传数里甚至十几里,太强的能力反而成为折磨,修道者此时必须屏除杂念,专心与自己的超常能力对抗,过关之后,他将永远拥有这种能力只需集中极少的精力即可使用。
小秋看到几行加粗的黑字,提醒修道者即使过关之后也不要频繁使用超常感能,修道需要静心,得到强化的视听嗅言,只是吸取天地灵气的副作用,长久使用会极大干扰修道本身,无异于舍本逐末。
许多修道者的子女,很小的时候就有了道根,但是仍然要等若干年之后才开始正式修道,目的一是为了锻造形体,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要等心志成熟不会乱用超常感能,才可以洞开七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像禁秘科首座左流英那样在娘胎里就开始修炼的情况极为罕见,万年也未必能有一个,而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二良沈休唯提到的那五名道士子女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没有早早开始修炼,而是跟普通的道根拥有者一样,十来岁才拜入山门。
小秋在老祖峰上挺举巨石,表明他的形体已经能够承受住开窍,可是有一个问题,无论是孟元侯本人,还是他留下的小册子,都无法解释:开窍是有风险的,通常要在尊长的监督下谨慎进行,极少有人无师自通——极少不是没有,但这种罕见现象此前无一例外都发生在修道者后代的身上。
像小秋这样出身普通、道根产生很晚的人也能自通耳窍,在孟元侯的印象中绝对是第一次。
册子看完了,小秋准备合上册页的一刹那,它开始燃烧,很快化为灰烬,被窗外进来的一阵微风吹得无影无踪。
小秋熄灭蜡烛,回到炕上躺下,没有再使用超常听力。
与众不同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同时夹杂着高人一等的骄傲与身怀异常的恐惧,对小秋来说,这种矛盾的感觉尤其明显,他睁着双眼想了一会,转身睡觉,将所有情绪都抛在九霄云外。
次日天还没亮,张灵生已经扯开嗓门呼喊弟子们起床,他是开过七窍的人,但是严遵戒律,极少使用四种超常感能。
小秋的身体还是非常酸痛,下地走了几步,感到好了一些,走出门外,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精神为之振,身体上的痛苦变得不值一提。
看到小秋现身,许多孩子都热情地打招呼,有人甚至特意从院子另一头跑过来,小秋一律回以同样的热情,他还记得昨天听到的人前人后两套说法,只是不想对此过分在意,他的目的是修道,不愿受到这些小事的干扰。
明白真相就好,小秋心想。
先是打一套锻骨拳,小秋跟往常一样站在沈昊身边,练拳完毕前去领取棍棒时,小声说:“不用找辛幼陶报仇了。”
沈昊面露惊讶,“是谁多嘴多舌,慕飞黄吗?”
小秋摇头,“没人泄密,我只是恰好知道让石头滚落的不是辛幼陶,而是……”小秋用目光指向真正的罪魁祸首。
“张灵生?”沈昊的声音更低了,周围的人太多,他拣起一根棍棒,低头回到原位,“你这么一说我倒有点想起来了,张灵生也想得到奖励,前天参加了登山,爬得还挺快,从我身边经过,可是他没爬到峰顶,也没跟你们相遇,的确很奇怪。”
“到此为止,咱们很快就要去养神峰修炼,跟张灵生再无来往,他也使不了坏,咱们也没有必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沈昊还是气愤难平,但他有自知之明,揍辛幼陶一顿很容易,向一位已开七窍的道士寻仇却是自讨苦吃,“等咱们修道有成……”
小秋笑了笑,野林镇少年是最可靠的伙伴,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走得更远。
棍棒对打开始了,小秋的对手仍是辛幼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