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01)(1/2)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华文帝《劝农诏》
第四章
天黑前,明仁赶着骡车进了紫镇,原本把几个老总放下,连夜赶到杏埠请上老先生,当夜里往家赶,兴许明天晚上回到八里洼。爹娘淑云一定替他悬着心,不放心里多着急呢。老太爷不知咋样了,只要遇上一口吻,凭老先生的医术,说不定老太爷死去活来。
大青骡子通身是汗,走路疲沓,明仁心疼不已,老总嘻皮笑脸,重复无常,明仁不敢多嘴,好汉不吃眼前亏,惹恼了这般人物,怎么了得!忍一时海不扬波,退一步天南地北。明仁不敢犟了性子,只好俯就着这班老爷们。兵痞脸上有了笑容,明仁问清去杏埠的蹊径,心里逐步坦然了下来。
紫镇是三省交汇的地方,物阜富厚,虽则连年战事,街面上也不十分清冷,路边的店面上了灯火,四处里人影走动。卖糖瓜的,卖烟卷的,捏面人的,随处兜销着生意,远近炮仗连成一片,心里猛地一动,今儿是小年了。
到了小年节,家家户户买糖瓜,请香烛,请纸马,请灶神,割几斤猪肉,像像样样包一顿饺子,一门老小和和气睦吃顿团圆饭。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出豆腐,二十六蒸年糕,新年一天比一天近,日子一天比一天忙,庄户人家盼来盼去盼个好年景,不求富贵,但求热闹。
骡车一路走,明仁看着街面上这番热闹情形,心里越是惆怅不已。这个年节是喜庆的,添了儿子,得了长孙地,爹娘福寿双全,谁知遇上这样的事儿,正所谓世事难料,前程莫测。
骡车被兵痞们驱赶着进了一栋院子,老总们呼啦跳下车,把缰绳交给了马夫。官长看护说:"骡子跑乏了,细细地喂上一遍草料,再饮上一桶豆饼水。把车马看守好了,出了事儿,老子的马鞭子不认人。"马夫牵着骡车进了马棚,很快下了绳套、笼头、肚带,拴到牲口棚的槽头上吃草去了。
明仁叫住了官长,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老总啊,您行行好,放我走吧。家里八十三岁的爷爷,病在炕上,等着我搬医生呢。"官长咧着大嘴不耐心地说:"看你这位年迈,也是明理的人,黑灯瞎火,上那里请医生去?紫镇前后几十里,土匪像地里的蝗虫,让他们拿住了,小命难保。"
官长扬着手里的马鞭子说:"老哥,我给你个痛快话,车马老子征用了,你是个知趣的,明儿跟我跑一趟,管保放你回家过年。"明仁不敢吭气,随着官上进了屋。屋里摆了几张大桌子,二十几个穿黄衣裳的人,挤挤插插坐在桌边用饭。官长把马鞭哐当扔在桌子上,说:"老马,给这位年迈端几个包子,给老子烫一壶儿酒,有适口的小菜没有?"
叫老马的,是兵营里的大师傅,腆着个大肚子,端着一只大笼屉,脖子上缠着一条脏兮兮的烂毛巾,高声应道:"好喽!早给您预备好了,小鸡炖蘑菇,尚有一只野兔子,在锅上炖着呢。"
老马端着笼屉过来,一只大胖手,抓出六个包子,放在明仁眼前。老马说:"宋主座,您稍等,一会给您端上来。"宋主座不耐心地说:"行了,行了!我说老马,吃了饭,这位年迈和你搭伙儿睡,夜里惊醒点,兄弟们都累了。"老马看了明仁一眼,允许着走了。
明仁看着包子发愣,肚子里饿得火烧火燎。宋主座说:"吃吧,快吃吧,你也跑累了,早吃了早睡,明天一早还赶路呢。"横竖走不出人家的手掌心,吃饱了再说,攒足了气力,得空儿就跑。明仁抓起包子就吃,六个包子下了肚。
老马端上几个菜,上了一壶老酒,宋主座看了明仁一眼,说:"老哥,今儿个是小年,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我没忘了,你身子要挺得住,陪我喝一壶儿,解解劳乏。老马,上一个酒碗儿。"老马端上一个小碗,满满斟上两碗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