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吕子龙曾经的创新成果(2/2)
警校毕业后,吕子龙分到了龚州站,在检查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这十多年里,吕子龙没有浪费过自己的一丁点时间,只要有空,他就钻研业务知识,在为自己的素质做着厚积薄发的准备。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终于,吕子龙的一个发明成果获得了公安部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当时边防总队的名人。总队和边检站的领导突然发现,在基层的检查员队伍里,居然还有这么一颗珍珠。
由于吕子龙的这个创新有非常强的普及性,可以应用到全省乃至全国的边检系统,所以总队领导决定,抽调吕子龙到总站工作一段时间,主要是对这项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行探索。
当然,吕子龙并不是一个人,当时抽调过去的,还有另外的7个人,领头的,是总队的一个处室副职。
那是吕子龙第一次到总队工作。总队的驻地也在龚州市,所以对吕子龙来说,比去龚州边检站更加方便,他也乐意过来工作。
临走之前,江上飞跟他谈了话。
“子龙,过去了好好干。如果你这项工作干出色了,说不定就能留在总队机关工作了。”
“站长,在总队机关工作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好处多着呢!你看,咱们现在执勤四科是营级编制,你现在已经副营了,接下来马上要正营了,最多,就是能当个科长吧?咱们站里总共有8个科,科长加上教导员共总16人,加上正营职编制的司令部副参谋长、政治处副主任、后勤处副处长、保障队的队长教导员,21个正营。而咱们站里的副团编制,只有6个班子成员,每年最多能转业一个。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从21个人里面选拔1个人担任班子成员,你的竞争压力大吗?基本上很难看到希望!总队里庙大,处室有20多个,基本上副团的竞争压力,最多也就2选1或者3选1,竞争的压力小多了。子龙,我不是说咱们非得当领导,而是我不想看到你这个人才因为选不上副团,转业走掉了。”那时候,边防的体制改革还没开始,大家都没有想到,当时江上飞的顾虑,在后来的边防体制改革中彻底得到了解决,所有的干部战士就地转业,再也不用担心提拔不了就得转业的问题。但是在当时,如果服役到一定年限还没能提拔的话,是要转业离开部队的。江上飞虽然看好吕子龙,但是他不能打包票说一定会提拔吕子龙,毕竟在当时的执勤队里,吕子龙虽然出色,却算不上最优秀。所以他极力鼓动吕子龙争取机会留在总队。
吕子龙明白江上飞的意思了,他说:“站长,我努力吧!”
报到的第一天,这个信息化的专班举行了一个见面会,不同岗位的8个人第一次认识见面了。
“大家好,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总队,我是咱们专班的负责人穆雷,你们可以叫我穆处长。”说话的是这次专班的负责人,总队信息化处的穆雷。这是一个小个子警官,个子不高,大约一米六多点,但是很精神,剪着短短的板寸头,皮肤黝黑,大鼻子小眼睛,一开口露出一嘴的牙齿。
看起来他很爱笑,看着谁都是笑眯眯的,但不知怎么回事,吕子龙的第一印象,对他并不好。
接着是另外一名戴着眼镜的警官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基层抽调过来的,我叫陶冶,在基层是执勤科里的教导员,我年纪可能比大伙大一些,你们可以叫我老陶。”老陶个子也不算很高,但是比起穆雷来说,也算高一截了。老陶戴着副黑框眼镜,国字脸,头发稀稀疏疏的,明显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这可能跟他长期埋头研究科技有关。老陶胜在说话声音不响,斯斯文文的,给人一种老大哥的感觉。
接下来是吕子龙的介绍。吕子龙并没有介绍自己的职务,他觉得,来到总队机关了,他这个职务太小了,从进入到机关后接触的人员看,副团以上的领导一大堆,正营、副营的就不用说了,自己还只是个副营,如果机关人员按照级别排名的话,自己充其量也就是排名前二十左右,当然是倒数的。所以等到吕子龙介绍自己的时候,他只简单说了自己来自于龚州边防检查站,是个普通的检查员,连这个项目本来是自己的创新成果这一项也略过了。
另外几名年轻的同志也进行了自我介绍,都是从机关其他处室或者基层单位借调过来的。
第一次的见面会结束后,穆雷分别把陶冶、吕子龙和其他几个人叫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
看得出来,穆雷前期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的,他知道这个专班之所以能成立,主要依靠的是吕子龙对于这个项目的顶层设计,专班后期的走向,依靠的也肯定是吕子龙的整体设想。所以他现在的想法,是要全力把吕子龙脑子里的“存货”给清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