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骨气与大义(1/2)
周靖听着李峻的话,赞同道:“范督邮那边的推断应该是对的,宁州大乱时,许多汉人都逃去了交州,如今的宁州安定了,民生也大为好转,势必会有人从交州返回宁州,这一进一退的,交州府必定会心生不满。”
交州所辖的地域不大,原本的人口数量也不多,正因为宁州战乱才导致了汉人的涌入交州避祸。
有人才能收取税赋,交州府衙也因此在税收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若是汉人们再次返回宁州,交州方面自然不愿意看到白来的银钱流走。
周靖略做思忖,望向李峻,口中继续道:“大将军,属下听说交州的梁硕本就是通过叛乱夺取了刺史一职,而且他并不遵从琅琊王司马睿的王命,大有自立之心。”
“哦,原来如此。”
李峻点了点头,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对郭诵道:“从益州抽调一万兵马划归涪陵郡,命李瑰领兵入宁州,协同镇南将军骞韬进入交州境剿匪,若梁硕有反抗,一并剿杀,划交州于宁州境,归李钊统辖。”
说着,李峻军司马周靖吩咐道:“告知楼船将军吕青女,命她调五十艘战船随李瑰一同前往,水陆并进,一举拿下交州,具体的军需调配由你来全权负责。”
对于交州,李峻早就有夺取之心。
当下,武威军的水军已经建立成熟,大量的舟船运行在西南境内以及江东一带,这些舟船可以作为商运,战时也可改为战船。
交州有入海口,其后的广州亦是如此,长长的海岸线不仅能为州府提供海运的商贸,而且还可以凭借战船畅通地进入到江州、扬州以及徐州,由此挺进中原。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整,再加上西南之地已经处于定稳之态,李峻决定在交州用兵,先期夺下交州,之后再图谋广州,为之后的打算做好准备。
“这应该算是个小动作,交州那边的兵力不强,拿下整个交州应该没有问题。”李峻抚了抚前额,继续道:“问题在于如何守好?如何抵住广州那边的江左军?”
刘沈笑了笑,说道:“世回,你可以修书一封给王敦,告知原由,大家都是朝廷的兵马,又分什么彼此呢!何况,王敦似乎与驻守广州的陶侃也不合。”
“哈哈...”李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道真兄说得极是,我也正有此意,两向挟制陶侃,想必王敦也会乐见其成。”
之前,成都王司马颖占据荆州后,值守江夏郡的陶侃领兵退入广州,受琅琊王司马睿的命令,担任广州刺史一职。
陶侃为人正直,又善领兵,在江左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这对王敦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故此,两人间的关系很不好。
谈罢此事,李峻对刘沈道:“从中原腹地送来的军情来看,小离那边开始吃紧了,石勒已经从成皋北的方向朝司州围过去了。”
郭诵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担忧道:“刘离说祖逖守在虎牢城,可似乎守城的兵力并不多,恐怕守不住成皋一线,司马颖为何要将大半的兵马都退入洛阳城呢?”
李峻摇了摇头,迟疑道:“或许,司马颖觉得自己的兵力不足,与其分散迎敌,不如集中在洛阳城固守,耗上一段时间后再反击。”
周靖皱眉道:“可...那样实在是不妥,一旦被围住,再想退就难了,成都王倒不如退入豫州境内,或是推回荆州,逼着琅琊王出兵。”
刘沈迟疑地问道:“若是洛阳城被围,你们觉得...琅琊王不会出兵增援吗?”
“我估计,江左连一兵一卒都不会派出。”
李峻摇了摇头,继续分析道:“眼下,司马家也就剩下了琅琊王司马睿,成都王司马颖,还有躲在祁山的南阳王司马,这三人中数司马保最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李峻想了想,嘲弄般地笑道:“这天下是司马家的,如今天子又被掳走,若是再死了,必然还有人要称帝。司马睿有实力,司马颖虽说实力差些,但如今有北伐的名望,也比司马睿更有资格,所以这两方就成了一个死结。”
“是呀,还真是如此。”
周靖无奈地接话道:“琅琊王若真想配合成都王北伐,就不会光给祖逖一堆的名号,却不分配任何军卒,就连军需都没给一分一毫。”
李峻叹息道:“没错,司马睿就是不想司马颖的势力做大,必然不会让祖逖带走江东的兵马,司州那边能聚起四五万的兵马已是不易了。”
郭诵试探地问道:“二郎,你觉得咱们有没有必要出兵增援洛阳?”
之前,对于出兵增援司州一事有过讨论,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正如范洛儿那日所分析的一样,武威军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另外,司马颖的作用就是要牵制住石勒军,吸引住让大河以北的汉国军,使他们无暇顾及西南,从而给武威军留出增强实力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