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兴军改!(1/2)
在欧阳辩的主持下,军方大佬们齐聚一堂,关于大夏朝的军队的未来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商讨,史称‘大兴军改’。
大兴便是年号,军改则是指此次的裁军以及扩军。
是的,此次军改并不是单纯的裁军,还有扩军,又裁军有扩军的,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方向不同罢了。
”……裁军是将年纪偏大、业务能力稍差的兵员分流到地方去,组建为察警,察警系统目前搭框架大约需要六十到八十万的兵员,组建包括刑法察警、武装察警、交通察警等等。
这八十万里面,除了普通的兵员,里面还需要中高级军官去主持,所以这一次也要分流部分的中高级军官过去,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中高级军官,都可以自荐……”
王韶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哗然。
裁军八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大夏军队也就二百万的数量,一下子去掉了三成,这么大的动作,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
宋朝之前也有说要裁军的,从真宗时候说到了神宗时候,才由神宗完成裁军,七八十年的时间,也就裁了四五十万,可王韶这一开口便是八十万!
种谔惊道:“王尚书,这么大数量的裁军,难道不怕引起兵变吗?”
其余人虽然没有说话,但看神情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王韶脸色一沉:“裁军不是让他们归田了事,他们可以选择去察警系统,若不愿意去察警系统,也可以回归家乡,若都不愿意,那就回老家耕地,退伍费以及田地都是补足的,这有什么不满意,若是这都不满意,怎么,他们这是想干嘛!”
种谔叹了口气点点头,没有说话了。
王韶与种谔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兵部侍郎,王韶是欧阳辩的同年,又都是一起造反起事的,所以种谔虽然年纪比王韶大得多,但论资历还是不如王韶,所以王韶年轻但担任尚书,而种谔却只能担任侍郎。
王韶继续说道:“……此次裁军不是单纯为了减少人数,而是以提高战斗力为目标,以后的战斗目标是以精兵战略,而不是靠人数,所以战士也好,军官也好,整体的业务能力都要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所以会在军中实行一次优胜略汰。
从军队被淘汰下来的人也不必怨恨,不是他们不出色,而是军中能人多,到了地方一样可以为国效力嘛,报效国家并不一定就在前线厮杀,还可以在地方维持秩序,保障人民百姓安居乐业,一样是为国尽忠,两者毫无区别!
另外……”
王韶扫了一眼众人,道:“……另外,此次要分流八十万人到地方去,但同时,要重新招募大约六十万兵员……”
诶?
这裁军之后又招募兵员,这是精神分裂?
王韶解释道:“……这主要处于两个考虑。分流出去的士兵毕竟业务能力也是过人的,又有过硬的觉悟,这些人到了察警系统中,立时就能够将察警系统给撑起来,若是从民间招募,那么察警系统未必就有战斗力,这是第一个考虑;
第二个考虑则是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分流出去的战士要么是年纪大,承担不起高强度的战斗,也有业务能力偏弱的,所以要进行更新,招募更多的新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提升战斗力。
出于这两个考虑,裁军与扩军就并不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举措要大家表决,关于招募的方式,陛下提出,以后大夏军队要以募兵制与义务兵相结合的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