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绝对实力(1/2)
但是张绣还是低估了麾下的西凉铁骑。
两千五百西凉铁骑,马披重甲,人带全胄。人手一杆重头长枪,平端朝前。坐下战马,有一部分是原西凉良马,马个虽矮,但脚力和负重却刚好合适西凉铁骑的要求。
另一部分因为常年战乱,是一些各地杂马。当然这些所谓杂马其实都是从普通军马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因为普通的战马最多只能负荷西凉铁骑要求全套马甲,而再背不起一个全身甲胄套身的壮汉。
所以可想而知西凉铁骑的冲击力有多强悍。
但是张绣没亲自统领过西凉铁骑冲锋啊!所以关键时刻,张绣都想抓紧马缰,勒住战马,引导身后的楔形阵朝其他曹军撞去。
可是张辽已经统领并州狼骑杀出来接应自己了,自己要是不冲击曹军的青州兵前军,岂不是卖了直奔夏侯惇的张文远?
张绣也只能狠下一条心,目视前方,夹紧马肚子,挺起了虎头金枪,恶狠狠地喊出一个字:“冲!”
西凉铁骑们没有和青州兵们交过手,但因为对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能有如此团结一心不计个人生死的举动,都收起了藐视的心思,抓紧重枪,夹了下马肚子加快速度。
这发动冲锋的数百青州兵,好似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汹涌澎湃。而挺枪冲阵的这数千西凉铁骑,却好像一股洪流,一股属于这个时代的钢铁洪流。
张绣处于锥子阵的锥尖,这向来都是西凉铁骑的精髓所在。越是精锐的人,越是马力好的马,冲阵都放在最前面。
自然,如果担当锥尖的猛将越骁勇,自然锥子阵的威力越大。就比如后来马超率领的西凉铁骑,自己担当锥尖,庞德马岱随后,再后就是骁勇的西凉八部将。与曹军野战,总是以少破多。
但是如果担当锥尖的人其实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呢?
张绣冲到青州兵跟前的时候,当然不会直直朝着挺枪面向他的青州兵撞去,而是勒了一下马,双腿夹紧了一下马肚子。
那西凉铁骑即将接触青州兵的那一刻,张绣战马就因为张绣勒马而后腿蹬直,前腿跳起。然后两个前蹄狠狠踩向冲在最前面的两名青州兵。
惯性使然,张绣清清楚楚看到了这两马蹄威力有多大:马蹄竟然直接踩进了这两名青州兵的胸口!
那两名青州兵直接倒地毙命,连带还撞到了后面紧跟的三排青州兵。然而惯性还没有结束,战马落蹄继续冲撞。因为青州兵前后排太过紧密的原因,被狠狠撞倒的前几排青州兵成了张绣战马的肉垫。被战马顶着冲撞向后面的青州兵。
张绣成功地给部下在青州兵的浪潮中撕了个裂缝,后面紧跟的西凉铁骑也是紧跟张绣,在张绣左右撞开青州兵。
如果青州兵足够多的话,那么密集阵形加上整齐的冲锋确实对重骑冲锋有很大的阻滞作用。然而此刻组阵的青州兵不过七八百人,面对两千五百西凉铁骑,实在是螳臂当车。
没有足够密集的枪阵,实在难以阻碍冲阵能力极强的西凉铁骑。这八百多青州兵虽然已经尽到了他们能做到的,然而还是让张绣统领着还大致保持着阵形的西凉铁骑冲到了前军中心,会和了张辽的部众,当即夏侯惇的前军就露出了败象。
这也不能说明青州兵无能,实在是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反重骑类兵种。他们虽然主武器是枪,但只是短枪。大多擅长近战,而不擅长列阵。
这也和曹操的管理方式和青州兵的来源有关。青州兵原本是青州黄巾,军纪本来就散漫。加上曹操是依靠青州兵起家的,素来对青州兵的管理较为宽松,平日里训练就比较放任。所以青州兵们倒大多喜欢较为随便的近战,而懒于训练对队列阵形要求很高的长枪阵、盾阵。
见到张绣冲杀进了中军,夏侯惇自然第一反应是退往中军。只是一看见紧紧跟在张绣身后的曹性,立马就改变了主意,呐喊着挺枪直取曹性。
“卑鄙小人,拿命来!”
张绣见曹操手下数得着的猛将夏侯惇朝着曹性冲来,不禁暗笑一声:“看来带曹性来是对的,说不准还能留下夏侯惇的人头呢!”
夏侯惇一路过来,曹性自然拉弓纵马,能闪多远闪多远,只是放箭。
这时西凉铁骑的阵形已经散开,各部以骑对步,展开厮杀。夏侯惇一路还要应付西凉铁骑的截杀,倒是没办法追上。
直到李丰率领一千五百西凉铁骑将夏侯惇的中军拦腰斩断,夏侯惇才恨恨发出一声怒吼,拨马回阵。
李典和乐进此刻正在收拢散兵,稳固阵脚。
中军被拦腰斩断,实在不是这两个曹军大将没有指挥好。而是手底下兵马太弱。骑兵不过千人,而且都是轻骑。步兵倒有好几万,可是重甲和长枪兵实在太少。
最重要的是,这四万曹军平均素质实际上是二十五万曹军里面素质较低的一部分,战斗力和袁术的降兵有的一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