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1/2)
荆州,襄阳乡下,沔水河岸,张泉张若兄妹两人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已经三月有余。【】
司马徽自颍川来荆州,是受了荆州牧刘表所邀,来荆州担任学宫讲授的。当然更大程度是因为中原纷争不定、群寇窜乱,司马徽在安宁平静的荆州,一方面能够保得一家平安,另一方面也更亲近了自己的好友庞德公等人,便利自己与同样避难荆州的士人文客在学术知识上交流共进。
来到荆州之后司马徽的收获是巨大的。故交老友庞德公就不说了。司马徽不仅与很早就避难荆州的同乡徐庶、石韬,以及相识的汝南人孟建重新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还与荆州襄阳本土名士黄承彦等人互相有了来往。
只是相对于私人关系的拓展,司马徽在公共关系上的发展却是不尽人意。荆州牧刘表得知司马徽来到了襄阳,因为司马徽在士族文人广有崇高的名望,加上听说司马徽甚是精通儒家学说,于是亲自去拜访司马徽。
只是交谈一番之后,刘表走出来对身边的侍从如是说:“人们对司马徽的评价完全都是虚妄不实的话,这人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说他有大才的人实在是瞎了眼,他的见识根本和普通文士没什么不同。”
这句话完全是公开说的,看到刘表以一副耽误了时间的模样离开,主管学宫建设的荆州官员只能是将司马徽安置在一个普通的讲授位置。
此后刘表多次造访襄阳学宫,但是再没有单独见过司马徽。对待司马徽如同对待其他的避难荆州的普通士人一般无异。一些对刘表有影响力的文人名士,诸如刘表极为敬重的学宫主讲——当世大儒宋忠,对此却是缄口不言。既不为司马徽抱不平,也不另眼看待司马徽。
司马徽在襄阳学宫虽然不受刘表待见,享受的只是普通讲授的待遇。每月只去襄阳一两次,拿的奉米敬粮也仅仅够养家糊口。但是这并不影响司马徽在荆州士林以及流寓荆州的文人中间的地位。
就好比大儒宋忠,在学宫内讲授经典的时候,总是将自己与司马徽相提并论。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古文经典解释上,会邀请司马徽同堂一起讲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