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这个人就是张无(1/2)
这是刘辕区长的一段很成功的表演,很得人心,很是精彩。【】而对于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或者说很想进步的人,他要从中发现什么,而且要去有所表现。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夹杂在人群中、并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始终充当看客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张无。
张无是看客,但他不愿意只做看客,他要从另一个角度为整个事件增添些色彩,他默默地行动了——
雨过天晴,一个昨夜被狂风暴雨践踏的城市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街道上的积水经过大半夜的排放,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只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还盛满着积水。早起的清洁工已将大水弥漫过的城市清扫一遍,大雨过后留下的痕迹已经不太明晰。上班的人群都行色匆匆地奔波在路上,新的一天的早晨似乎与昨天的早晨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只不过是久违的阳光又回来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的新奇,他们都在按照各自的生活轨迹,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刚刚上班的人们,特别是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在习惯性地打开报纸时,应该会被被一篇报道所吸引。
在当天的党报《东江日报》的头版头条上,一个醒目的标题很是夺人眼球:《东城区刘辕区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副标题为:《学子高考,百姓安危,孰轻孰重?》。
这个标题出现在地方政府机关的党报上,且还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在召唤,一下吸引了不少的人的眼球,它让拿到报纸的人不得不饶有兴致地看下去。
这篇两千多字的报道,将一个处变不惊、心系民众的刘辕区长刻画得十分到位。
该篇报道在简单地介绍遭受水灾的老百姓涌到第二天就要举行高考的学校,并形成警民对立的大背景后,便把笔墨的重点放到区长刘猿身上。
报道不仅描诉刘辕区长如何面对情绪失控的老百姓,敢于挺身而出的职责担当,还刻画了他处变不惊,将一触即发的警民冲突及时化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果断作为。更重要的是,报道还用更多的篇幅讲诉了刘辕区长指挥若定,如何组织、动员所在辖区的宾馆、招待所、旅社将多余的床位贡献出来安置受灾的老百姓,最后让他们全部得到妥善的安置的工作部署。而且还描绘了刘辕区长走进棚户区,走进老百姓的家中,扶老携幼的一些细节。
特别是在报道的最后,重点描述了刘辕区长搀扶一位八十岁老人转移,差点摔倒在深水坑的感人一幕,让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区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这篇报道像一支长了翅膀的小鸟,很快飞遍了整个东江市,一时间,刘辕区长昨夜在紧急关头如何处置突发事件的点点滴滴,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当然,市里的主要领导也知道了,这当然包括市委书记和市长。一句话,刘辕区长昨夜处理突发事件、心系老百姓的一幕引起了方方面面人士的注意。
这篇为刘辕区长歌功颂德的报道,在官场这个层面,对刘辕区长是好是坏,是祸是福,无法定论。所以,这篇报道一出来,最最揪心的理所当然的是刘辕区长大人了。而让刘辕区长揪心的不是这篇报道本身,而是这篇报道出现在报纸上的位置——它是头版啊,而且是那么大的篇幅啊。而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市委书记、市长的专属领地啊,他一个东城区的区长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位置,似乎是不太和适宜吧?他这叫抢镜啊。
在刘辕区长的办公室里,有两个人正在对话。这两个人不是别人,一个是此篇报道中的主角刘辕区长,一个是撰写此篇报道的主角——整个事件的亲历者、不甘心当看客的张无小兄弟。
“你就是张无?”刘辕区长的眼神透出了几分的犀利,但语气显得还是很平和。
“我是,刘刘、区长。”张无的表情虽然平静,但语言不太流利了。
“这篇报道是你写的?”刘辕区长从面前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报纸在手中轻轻地晃了晃。
“是的。”张无用手扰了扰脑袋上的头发。
“哼哼,写的不错嘛。”刘区长微微地笑了起来。第一时间更新
“没有写好,没——”张无一时语塞,脸也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