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筑心境(1/2)
大燕的国祚保住了,只是幽州之地却再也无力夺回,蒙古国屯兵于此,虎视南境,用两年时间步步蚕食,吐掉了大燕的发家之地,继而横扫北漠,准备携大胜之威一统游牧诸族,妄图登顶帝位,但也正因此,大燕得到难得的喘息之机。
可因“幽州之变”,国力受损实在太重,二十几年休养都凑不回当初精锐的五十万大军,而且就算有,大燕也不敢贸然发起收服幽州失地的大战役,失去优良的牧场太久,组建不成大规模的铁骑强军,平原之下根本挡不住蒙古的兵锋,只得大修营寨墩堡,转攻为守。自此以铁骑起家的大燕朝,因一朝失误,不说坠入爬不起的深渊,但也蒙上了洗不掉的耻辱。
而有感骑兵的难以组建,武宗景皇帝姬祖钰想起了年幼登基之时,帮助禁卫军击退蒙古大军的各门各派的高手,他毅然决定,顷全国之力,大力宣扬武学,妄图以高手之军守护疆土。
这第一步便是挑选名门正派加以扶持,以此获得所谓的武功秘籍。那些得到朝廷官方许可与财力资助的名门正派自然不可能那么没眼力劲地做什么取死之道,毕竟门下弟子再多再强,一大大军压境,数代基业必将飞灰湮灭。故而,它们纷纷向朝廷上交一些不重要的基础秘籍,以示与朝廷携手同心。
得到大量秘籍的景皇帝自然不可能毫无作为,也曾以皇城禁卫为班底,打算全军推广武学。只是修炼一途因人的天资各异,加上此世界灵气滞缓而匮乏,这入门尚且不易,数万人的修炼供给甚至差点拖垮了整个朝廷的正常财政运作,那些各种的资源、机遇以及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光砸银子就能做到的。
没办法,大燕只好退而且其次,一边择选精锐兵将传授武学,一边加大对名门正派的扶持,并许以厚利赚其门下弟子为朝廷效力,最后还广撒网,于江湖之中招募声名显赫的游侠为鹰犬。
不得不说,有了皇帝在前“以身作则”地痴迷修炼,又有朝廷兜底加以官身,一时间,大燕百姓人人向往武学,江湖为之大盛,故此这个燕朝三百年历史最为重要的辗转点带着整个世界的历史快马加鞭地转进了另外一条道路。而同样修炼有成的景皇帝本人也因此成了燕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写在那《燕朝编史》之中,全赖小洛从已有的信息中分析出一二。唯一记载于史册的,便是武宗景皇帝之孙孝宗敬皇帝姬钦灏在位期间,一直靠武力压服诸多部落的蒙古帝国在巨大的内忧之下爆发战乱,大燕纠集精锐为先锋,辅以各派高手,一举北上幽州,趁蒙古无暇南顾之际一举夺回了不少失地。
虽说最后未尽其功,幽州之地仍有十六郡握在眼下由蒙古帝国分裂出的辽国之手,但昔日的蒙古帝国如今已经分崩离析,燕国历经自武宗景皇帝姬祖钰、文宗肃皇帝姬训樘、孝宗敬皇帝姬钦灏这三代一百多年的切肤之痛终于又夺回了第一强国之名。而在其中表现突出的武林高手也受到了各方朝廷的重视,或多或少地介入培养。
不过在孝宗敬皇帝姬钦灏在位的最后几年,如今的江湖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了,整个大燕虽说还是江山稳固,但不少地方已是乌烟瘴气,那些江湖人士甚至肆意妄为,视朝廷法度于无物。还有魔门邪派趁势崛起,搅得江湖腥风血雨,使得大燕不得不停下收服故土的步伐,转内安抚镇压。新皇姬武熠就是凭借剿灭南方白莲教的泼天大功,一举登上皇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