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剿匪历练(1/2)
李化和唐唐相继突破炼体后,五伯打点了家宅。三人雇了车轿进京。南郡的大秦的边郡,距京城数百里,经济州、豫州可达,车轿顺着官路一路北上。盛世乡村处处可见炊烟,小百姓总是还得到一碗安定的饭食,而乱世则会可见流民四起,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没有饭吃的失地百姓,又能做什么呢。大秦立国三百年了,纵然看起来还庞大,但内里已有了乱像。一路上各地都有数量不等的流民,伴随着流民的是抓捕盗贼的差役甚或群兵。
行至济州永宁县,流民渐渐多了起来,到了县城外就见得数千流民老幼相扶往城门里去。
唐唐在车轿里很是不忍的指着外面的流民对李化说:“大哥,我们帮帮他们吧,这些人太可怜了。”李化却皱着眉头什么都没有说,上千人啊,怎么帮,他们三人能给些钱物接济一些人,那又能怎样呢,救得了一人,你能救得了上千人吗。
车轿经过县城门,差役略作盘查就放行过去。三人在县城中寻个客栈住下后把店中掌柜叫进客房。李化让唐唐给了这掌柜一串铜钱,没有等掌柜客气,就问道:“掌柜的,我等三人从南郡而来,去往京城途径这里却见得城外这多的流民,这路上是否还太平些?”
掌柜的见着三人气度不是往客商的样子,心里猜测着三人身份。就试探着着达道:“公子不知,今年县里先旱后涝,因而流民就多些。”
“掌柜的不用疑虑,我等只是路过此处,并非官差。”五伯接了话过来,几十年的军旅与江湖经历,掌柜的这点小心思,五伯还是看的出的。
“这位大爷,看着几位气度不凡,小的劝几位还是在县城中多住几日,或持了名帖到县衙老爷那里拜访下,总是有好处的。小的只好说这些,还望体恤,就不打扰客观休憩了。”展柜的低头谦笑的说完,就躬身退出。
吃完饭,李化更换了长衫,留下唐唐,让五伯赶着车轿一起到了县衙。这县衙大门看着还威严,门柱剥落的黑漆和衙门口两名有气无力的差役,显示出那么一点点官衙的暮气,就如同现而今看似强大,内里早已开始败落的大秦帝国。
五伯下了车,持李化的名帖上前通报。一名差役看了看名帖,又疑惑的问李化合五伯的身份,这差役大概是不识文字。好在李化的身份在这县衙低等的差役眼中还算得上贵公子,而五伯的气度又中含着威压,于是拿了名帖的差役不敢迟疑,即可小跑进了县衙内。
不多会儿,通报的差役出来,对着五伯道:“县尊有请,二位跟我来。”
县衙正堂不大,三进的院子,两侧厢房中也没有什么吏员。几人穿过前衙,到了后堂正房。这差役上前挑了门帘对立面躬身轻声道“老爷,李公子到了。”就听见房内一声“请进来吧。”
这县尊看起来五十上下,面色微白,肚子微胖,一身便服的坐在堂中。李化以后辈身份与县尊见礼后,县尊站起虚让李化落座客位。宾主落座,李化侧目看向县尊,发现这位县尊老爷同样侧脸看着他,眼中带笑而不失身份,手捋须髯含而不语看起来很是亲切,又透着那么点看人下菜的意思。
老油条了,这是等着李化先开口呢,李化心说。
“老大人,小可与家人北上进京路过永宁,听闻大人仁德,特前来拜望。”
“哦,李公子是要进京啊。那公子到我这里来是?”这县令明显放松了口气的说道。
“老大人,到府叨扰,是为路上听闻永宁县年内多灾,小可家代受皇恩,自然不能坐视,欲向县衙捐纳纹银二百两,以表心意。”李化说完后,示意五伯将二百两银票送上,又不等县令搭话,继续说道“小可今晚留宿城内,明日启程,就是不知这路上,,,”
“李公子原来为此而来啊,这银子本县就让书办拿去接济流民。至于这路上,李公子可在城内找些身体强壮之人护送一些路程。前日有股匪寇从临县劫掠到此,差役来报,匪寇中有两名匪首甚是了得,应是武士修为,公子不可不防。本县已令县尉剿匪,奈何县内兵士不足,还需防范县城,还需公子体谅。”收了银子的县尊大人还是很有生意人的诚信的。
二百两银子,买了条信息。这县令的意思就是,我们这里很安全,匪寇是别的县过来的,连累的我们还要安排剿匪,剿匪难度很大,对方武力值很高,不是我们县衙能对付得了的,目前县城内安全没有问题,至于你们出城后路上会不会有什么闪失,责任自负,看在两百两银子的份上,建议你雇些打手随从。
官府的消息就是贵。
回客栈的路上,李化对五伯说:“我想顺路灭了这波匪寇,五伯您是宗师,如何?”
“为何自寻是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