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赵昕的请求(1/2)
“位卑不敢忘忧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
赵昕承认,自己远不如这些圣贤,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普通人。
当他身患天花的时候,他想到的只有自身,而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其他身患此重症的孩子,没有想到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与命运;
当他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如何让这个有可能变成现实,而不是利用自己今生与生俱来的皇子身份去做什么?
但是,当他被立为太子,自外城穿行而过的时候,看着四方不断涌来的百姓,听着不绝于耳的欢呼声,这一刻,赵昕的内心深处告诉自己,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因为从这一刻起,他认为自己已经“达”了,有了兼济天下的基础,他的追求从一开始的成为太子,逐渐演变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什么。
赵昕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说不清是内心深处的道德感驱使,还是这个太子身份带给他的责任感。
最关键的是,赵昕自信自己一定能够有所改变。转生之人,当有这个自信。
只是,赵昕宁愿自己可为而不为,也不愿意自己不可为而胡为。尽管心头冒出来了许许多多的点子,赵昕依旧将之埋藏在心底,在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前,赵昕是不会出手的。
回到宫中,册皇太子之礼至此算是彻底结束。
赵昕并没有直接回到庆寿宫,或是去拜见生母苗氏,而是先去寻找赵祯。
如果想要在这个世界收集消息,为什么不直接求助于赵祯这个皇帝呢?其他人又有谁比他的消息渠道更广。
而赵昕也不痴心妄想自己能够完全接收赵祯的消息渠道,但凡他分出来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消息,对赵昕而言,都是莫大的利好。
赵祯在崇政殿,这些日子,因为忙着筹备赵昕的册太子礼,故而很多政事都耽搁了,而有些事情可是耽搁不得的,比如边地军情,西夏可不会因为你这里册封太子而不打过来。
说起西夏,之前已经说过,西夏已经派了使者过来主动求和,但是合约这种事情,注定不完全是用嘴皮子谈出来的。为了得到更好的和议内容,元昊以打促和,西北边境摩擦又多了起来,但是相对而言,烈度小了很多,几千上万人的大战没有再发生。
顺便说一句,因为元昊挑拨原本住在辽朝的党项族迁入西夏,使得辽朝很是不满,故而这些日子辽朝来使,劝说宋朝不要与西夏签订和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