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本王要一半(2/2)
正想着,朱弘栋跟着朱梅溪来到府库,武库的大门敞开,里面总有许多大车等待装货。
朱弘栋没想到朱梅溪如此细心,连运货的大车都准备好了,便转头冲朱梅溪赞许的夸奖了几句,让朱梅溪脸上不由得浮现出笑容。
朱弘栋吩咐全忠带着后勤营开始搬运物资,自己则跟着朱梅溪在府库里打转,参观这些新近入库的物资。
走到一个仓库前,朱弘栋发现里面堆着满满的粗盐。
朱弘栋突然意识到,浙江同样靠海,在海边应该有盐场才对。
以前在朱弘栋的意识中,明末的盐场还是以两淮为主,正是两淮的盐场造就了十里扬州的盐商暴富。
这让他下意识忽略了浙江的盐场,朱弘栋转身向身后的朱梅溪确认。
“宗侯,咱们浙江有盐场是吗?”
“咱们浙东总共有三十二处盐场,所出食盐一直供应到陕西,以前盐课一直归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管辖,每年盐课十五万余两。”
这时朱梅溪不胜唏嘘的再次说道。
“只是现今这个状况,盐课没地方运,就都送到金华来了,这次押运到金华的三十五万两白银中,其中就有盐课的八万余两。”
“这次押运的其实大多是去年秋粮的结余税款,今年二月,也就是四个月前,各个州府的去年秋粮征收完毕,完全没来得及押运出去,就赶上各种军政变换,所以秋粮基本都积存在各个州府。”
“再过一两个月,各州府的夏税就应该征收上来了。”
朱弘栋听到这里非常好奇的问道。
金华府一年的夏税大概有多少?
“夏税比较少,如果全部折算成白银,一年也不过一万二千余两。”
朱梅溪知道世子以前一直是在王府长大,对于民间的税收应该完全没有概念,就顺便为他普及了一下税收的知识。
“各地州府基本上一年收两次税,一次是夏税,在八月之前收缴完成,一次是秋粮在二月之前收缴完成。”
“夏税以小麦为主,数额并不大,常常只能占一年税收的十之一二。”
“秋粮才是大头,以稻米为主,整个金华府一年的秋粮差不多可以收到十四五万两白银。”
“中间还有一些商税、厘金、契税之类的,并不多,合起来每年也不过七八千两的样子。”
“整个金华府每年的总收入,差不多是粮食二十万石左右,白银十五万两左右,各种布匹丝绸五万匹左右。”
“浙东南五州,各个州府收入有高有低,但多数与金华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