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 第二十七章:战争的脚步(2)(1/2)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赵匡胤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边郡延州吗?
三丈宽的驿道如今已经被拓宽到了五丈,往来车辆在大路的两边行驶,中间三丈左右的路面上则是无数的民夫正在紧张地施工,木制的舂槌和圆滚滚的石碾子交替作业,将黄土铺就的路面压得平滑如镜,赵匡胤心中暗自咂舌,就是汴梁城外开封府辖区内的御道恐怕都没有这种水平。前面是一个换马的驿站,驿站旁边零七八错搭建者一排排一栋栋房屋,这些房屋的质地都非常奇怪,不同于内地的茅草屋和土坯房,墙面呈青灰『色』,『摸』上去手感硬硬的凉凉的。就在驿站的路边,一个高大的木制滚筒装置通过一个奇怪的机械连接在一个磨盘上面,两三匹驴子拉着磨盘不停转动着,滚筒也随之转动着,内里传来一阵阵金属摩擦内壁的刮蹭声,木桶的转轴是一根关键部位包裹着铁页子的木棍,滚筒转动时这根轴并不随之转动。木桶下方堆着木柴,升着火,火苗距离木桶还有很远,但可以肉眼看见热气腾然而上包裹着木桶。
赵匡胤看了一阵,只见滚桶的一个侧面地盘猛地被打开,年轻的民夫们立刻冲上前用木铲子一铲一铲从滚筒中铲除一种物事,这物事呈灰黑粘稠状,细看时似乎有微笑的颗粒夹杂其间,顷刻间桶内物事已经被民夫们掏铲干净,底盘重新封上,远处两个民夫挑着满斗的沙子过来了,然后一个身上穿着青『色』杂衣的年轻人顿时接过,将沙子倒入一个木制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壁上隐隐约约划着一纵多横多条墨线,还标着一些谁也看不明白的符号,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那青衣人衣服背后有一块白麻制作的补子,补子上绣着“丰裕水泥专号”字样。
接下来那青衣人小心翼翼往滚筒内倒沙子黄土赵匡胤就无心再看下去了,他从汴梁赶来,本是昼夜兼程,没想到一入金城县境,速度便慢了下来,倒也不是他累了,而是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多了起来,放马奔腾很可能会伤到行人。赵匡胤自家心中明白,自己虽然是天使,奈何这延州却并不是朝廷能够直接管辖的治地,这么个敏感当口,在这么个敏感的地方,小心谨慎总不会有错。
一过金城县,速度就更慢了,原因就是修路,赵匡胤的印象里,天下的道路在他出生以后似乎就没修过。战『乱』年代,地方『政府』的财政极度匮乏,年年都要赈灾,岁岁都要养兵,那里还有余钱来修缮道路,连中央『政府』都是如此,地方藩镇就更不必说了。因此一进延州看到如此热火朝天的筑路景象,也由不得赵匡胤颇感新奇。[]北唐27
除此之外,延州的州县村镇.给赵匡胤留下的印象,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活力”,这里看不到倒毙路边的饿殍,也看不到荒芜搁置的田地,就在金城县的南面大路上,有官府设置的收拢登记流民的哨卡,一些身穿黑衣臂上缠着“尉警”臂带的官人维持着道路交通和秩序,大路边上有着土坯茅草搭建起的临时流民驻地,路面上『插』着各家商贾旗号的马车川流不息,赵匡胤甚至从中看到了岭南冯氏的旗号。
到接近延州的时候,剩下的约四.十里路面让赵匡胤更是大吃一惊,这条路几乎全都由石头铺成,从这两路的南端开始,就不再见天下通行的两轮马车,取而代之的是飞奔而过的大型四个轮子的马车,车厢宽大,车身长,马匹健硕,有些拉车用的马匹看得赵匡胤都直流口水——那几乎比禁军中所用的战马品种都要好,在金城县城外赵匡胤第一次见识了以县城为中心密密麻麻向四面辐『射』出去的集市和村镇聚居区,开封城外虽然也有,但是大多都是破败凄凉穷困潦倒的贫民窟,哪像这里,居民住房商号铺面夹杂在一起,俨然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从接近延州城二十里开始,路.两边的建筑物就多了起来,其中的商号铺面以卖吃食的居多,大多是给往来的商贾队伍打尖休息用的,还有许多临时建起的谷仓货仓,都是用那种他看不明白的质地材料搭建而成,上面都用大字标示着“丰裕物流”的字样,赵匡胤看不懂,却也大约能够知道这是为了存储那些一时不能运进城去卖掉城内有没有地方存储的货物的。
临近八路军镇首府,还有一等人『色』多了起来,那就.是兵。
哨卡上和路面上巡逻的步兵,偶尔飞奔而过警戒.地面的骑兵,一个个身材健硕二目有神,无论是手中的木枪还是身上的马刀都是上好的材质,这些士兵大多都不说话,哪怕是擦肩而过都不扫赵匡胤一眼,来匆匆去匆匆,精气神十足。赵匡胤出身禁军,见识过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军队,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些兵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即使在禁军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在恪尽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在敷衍上差。赵匡胤心中暗自计算,若是八路军全军的素质都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李文革手中的兵力就算仅有一万人,却也足以媲美某些号称带甲十万的地方诸侯了。
这些延州士兵身上还有一件事令赵匡胤颇为.讶异,他所见到的所有身穿军服的人,无论披甲与否,都毫无意外地在左臂上缠着一缕生麻带子。
来之前赵匡胤.曾经对延州的军事制度做过一番了解,去年也曾当面向李文革请教过,因此自然知道延州官兵右臂上臂章符号代表的是军衔官阶,然而如今左臂缠麻,这却又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无意间扫到自己身上的生麻坎肩,不由得心神剧震,一拉马缰收住了坐骑,立在当地发起呆来。
生麻成服,谓之斩衰,乃周制丧仪五服之首,诸侯臣下为天子居丧,方着此服。
八路军全军,竟是在为刚刚逝去不久的大周天子郭威举丧。
一路行来,途径州县无数,无论官民军弁,皆是常服,歌舞依旧,这也难怪地方上不敬,一方面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地方州县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战『乱』之世礼乐崩坏,老规矩早就没有多少人当回事了,更何况大周建政不过三年时间,中央的权威还远未强大到能够恢复礼法的地步。
还有一个原因,制作那么多的丧服,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这在地方『政府』的账面上绝对是一笔额外支出。
不过很明显延州方面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每个士兵发了一条生麻带子,以替代生麻制成的上衣,用以象征斩衰之礼。
让赵匡胤感到震惊的是,朝廷礼部的专使此刻即便出发了也应该还在路上,是否进了潼关都还不好说,自己是走在了最前面的,昼夜兼程赶路过来,而八路军居然已经全军举哀了,也就是说最少在三天前他们就已经得到郭威病逝的消息了,作为一个边郡藩镇,这情报能力也未免太强悍了些。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郭威做了三年皇帝,于中原州郡的官吏黎庶多有恩惠,然而他死之后,地方上对这位皇帝的驾崩漠然的很,反而是在这个郭威生前没有拨过一文钱粮施过丝毫恩惠的化外之地,一支完全不属于朝廷正规军编制的藩镇军队,从上到下在哀悼这位开国皇帝的大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