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11章 111 这样才对嘛(1/2)
英国人的手脚很利索,和奥地利人第一轮接触结束之后,就直接跑来见林有德了。
照理一番客套之后,英国人开出了自己的价码:第一,德国不能和奥匈合并;第二,要保证俄国人不能渗透到亚得里亚海边。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其他德国不管做什么英国都支持,匈牙利独立也好,德国对奥地利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也好,甚至德国在地中海海边建立海军基地,英国都可以接受。
在英国人看来我都允许你建海军基地了,已经是巨大的让步,你不该有任何的不满。
但英国人就没有想过,德国把现在的奥地利合并了,自然也会得到地中海的海军基地,英国人这个奇怪的误区,让林有德觉得很莫名。
说不定英国人的思想是这样想:反正看现在的状况,要么德国拿个地中海的港口,要么俄国拿,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让德国人拿好了,至少德国人和英国沾亲带故,而且现在还有凡尔赛条约限制着不能全力发展海军。俄国人可是上次的战胜国,还是个没有参加海军条约的战胜国。
林有德告诉英国人,自己只打算在奥地利建立一个更加亲民的共和制政权,然后由奥地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换而言之就是要奥地利人公投决定是否加入德国。也不知道英国人看没看出来这个猫腻,反正英国特使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从林有德的临时官邸离开了。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有些出乎林有德的预料了,在英国人拜访林有德之后,俄国人真的在喀尔巴阡山北麓增兵了。
不但在喀尔巴阡山北麓增兵,俄国人还在和波兰的边境线上增兵,意在威胁德国人,不要和英国人沆瀣一气。这个行动把波兰人吓得够呛。
这个时空的波兰和上个时空“成因”不同,上个时空波兰是借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机会,在列强的支持下重新取得的独立。而这个时空俄国根本就没有十月革命,波兰独立完全是英法从中作梗的结果。
在大战结束后,英法为了制衡拥有庞大陆军的俄国,防止其通过战略扩张转移国内经济问题,竟然默许德军在东线撤退中的磨洋工行为,德国对占领的波兰领土的控制竟然一直持续到了1919年。1919年后俄国国内崩溃,英法才采取行动,让德军退回国内,在德军撤退后的领土上授意波兰人建立了波兰共和国。
这个波兰由于是德国人磨洋工磨出来的,领土比上个时空要小很多,首先但泽走廊没了,它的东部和北部边界也向内缩水了很多,华沙在朝向俄国的方向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处于一捅就穿的地步。
俄国人在边境上集中部队威胁德国人,夹在中间的波兰人自然是非常的难受。而偏偏波兰受英国保护,俄国人的姿态也是给英法施压。
俄国人采取行动后没多久,法国的第一执政克里斯蒂娜似乎找到了突破现在舆论困局的良方,她开始制造舆论,说俄国人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俄国打算重回欧洲的信号,全力以赴的将法国国内的舆论焦点转移到国际形式上。
而她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因为在她制造舆论的同时,法国国内那些倾向于泛人类主义的媒体也仿佛故意呼应她一般开始宣传奥地利境内的“人道主义危机”。
这个如此先进如此有时髦值的词儿不用问,肯定出自穿越者林有德之手。
俄国的举动同样刺激了英国,奥匈帝国的这次内乱,一下子成了国际舞台上最夺目的焦点。
而林有德再一次处在了这个焦点的正中央,站在了聚光灯下。
所有人都认为他有能力决定奥匈帝国局势的未来走向。
在所有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都在讨论着奥匈帝国的局势,考虑该如何在乱局中为自己的国家捞一笔的时候,有个人不甘寂寞的从另外的角度审视整个事件,发出了不同于主流见解的声音。
这个人叫温斯顿?丘吉尔。
丘胖子接二连三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声称奥匈危机是未来大战的前奏,各国不应该考虑如何在危机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应该联手制止德国的扩张企图。他甚至在文章中,公开声称“泛人类主义和它的执行机构是现代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为了维护文明社会的续存,我们应该立刻将这个恶魔扼杀在襁褓中”。
看完这篇文章林有德一度想要让海伯特去做掉丘胖子,但那样会违反他自己仿照先总理定下的秘密战线“三不”原则,只能作罢。作为一个领袖,他不能这样出尔反尔。
奥匈危机就这样持续到了1933年四月中旬,奥地利人试图拖死造反者的行动也宣告失败了,显然起义群众从“某些人”那儿得到了粮食和生活物资上的资助。
本来奥地利人还很乐观的认为“至少我们现在要喂饱的人少了一多半”,“因此帝国会撑过这个最艰难的时期”,但现实狠狠的抽了奥地利人一巴掌。奥地利人也想过要通过严禁走私的方式来阻止起义者从“某些人”那里得到支持,但早已在崩溃边缘的帝国海关和稽查人员工作效率已经低到根本无法指望的地步。
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危机即将走到必须做出决断的关头,德国特使林有德却以度假的名义,搭乘汉莎航空队的飞机离开了维也纳,跑到亚得里亚海岸边去享受阳光沙滩去了。
这下连薇欧拉都惊了,少女连发几个电报催问林有德,可林有德只是让总统小姐稍安勿躁。
没过多久,奥地利下属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省宣布将抽回正滞留在通往下奥地利省的各条铁路线上的克罗地亚部队。
奥匈帝国的军制非常的奇怪,它的部队由帝国国防军和各地方的地方防卫军组成,帝国统帅部名义上拥有对地方防卫军的统帅权,但宪法中规定防卫军只有在本地区遭受攻击,或者对维护本地区安全有利的时候,才会参加战斗。所以在上次大战中,就曾经发生了统帅部向地方防卫军下达指令,地方军却不予理睬的事情,直到奥匈帝国议会通过决议认定某场战役有利于地方安全时地方军才开始行动。
帝国国防军在上次大战中完全崩溃,现在的奥匈帝国国防军其实是大战前奥匈帝国下奥地利地方防卫军扩编而来的部队。
而在上次大战中,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的地方防卫军表现相当出色。当时该王国尚且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但由于防卫军的出色表现,匈牙利人允许克罗地亚军队以克罗地亚语作为整个指挥系统的主要语言,并且在大战第二年年底,匈牙利议会通过了平权法案,规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拥有相对平等的权力,只保留行政上的从属关系。
大战结束后,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一个自治省,拥有和匈牙利几乎一样的自治权。这一次匈牙利人闹独立,克罗地亚人因为刚刚被塞尔维亚人闹了一番心有余悸,所以没有跟着一起独立。
直到林有德跑来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省下属的达尔马提亚度假为止。
然后林有德觉得达尔马提亚的沙滩不够好,于是坐着船沿着亚得里亚海的东岸一路往上开,最终抵达了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交界处的蒂罗尔省。蒂罗尔的地方军队在上次大战中因为英勇抵抗意大利人为帝国军主力抵达争取时间而名声大噪,蒂罗尔射手部队也在那次战役结束后受到皇帝的嘉奖,获得了皇家射手部队的称号。
林有德在蒂罗尔逗留了三天,蒂罗尔当局就宣布不会派遣光荣的皇家射手部队前往国内平叛,声称“皇家射手的子弹是为敌人准备的,绝不会射向手无寸铁的帝国民众”。
林有德就这样在亚得里亚海沿岸转了一圈,回到维也纳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
他抵达维也纳第二天,奥匈帝国就派人来请他去参加高层会谈。
林有德带着狐狸,趾高气昂的就去了。
到了那间林有德已经来过两次的超大会议室的时候,他才发现除了自己,列强的特使都收到了邀请,就连和这事儿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国特使也会议桌前有个位置。
而没有派出特使的奥斯曼帝国的大使,也坐在会议席最末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