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帝王平衡术 阁老心内暖(1/2)
“嗯!不能让温体仁这位三朝老臣心寒,但也不能让张彝宪那么出风头......”想到这里,崇祯的心忽然软了一软,温体仁今年都已经六十多岁高龄了,还被自己复起为相,按照正常来说,这个年纪的人,大半截身子已经埋进黄土里,早该颐养天年了。
但是,朝中的百官们,除了温体仁,目前又实在无人可以当的起这首辅之职!
想到这里,崇祯微微地沉吟了一番,半晌以后,冲着正站在门外候着的曹化淳唤了一声:“去,立即去将杨阁老宣进宫里,一盏茶的功夫,朕就要见到他。”
“遵旨!”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大太监曹化淳满脸谄笑地向崇祯微微地一弯腰,快步地走了出去。
尚书府的杨嗣昌正在练习着书法,就在这时,宫中大内总管曹化淳到了,并向着杨嗣昌宣读了崇祯皇帝立即让杨嗣昌入宫觐见的旨义。
得到崇祯皇帝宣旨觐见的杨嗣昌连忙换上一身紫色的官服,随着曹化淳一起急急忙忙的前往乾清宫。 杨嗣昌外形长的比较粗犷,看起来孔武有力,而事实上,若不是当初温体仁的极力推荐,恐怕杨嗣昌到现在也只是一名户部郎中!而不是现在那位权倾朝野的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崇祯时期的乾清宫很大,这座雄伟的内朝宫殿修建于永乐十二年,殿基与交泰、坤宁二殿连成一片,殿阔九间,进深五间,丹陛露台汉白玉台基上是高大巍峨的两层大殿,四周是成双成对的铜鹤、龟、鼎等装饰。
宫殿分明间和暖阁,明间有金台,台上是一把金漆坐椅,坐椅之前,摆放着一张宽大厚实的几案。宝座正后方,则是挂着一张写着“敬天法祖”四个大字的匾额。这匾额是崇祯元年时换上的,端庄大气,苍劲有力。这是当时的司礼太监高时明所写,内书堂出身的太监果然很有两把涮子,字写的很好。匾额两边的楹联却是崇祯御笔,一边是“人心惟危,道心唯微。”另一边则是“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乾清宫是崇祯日常办公和召见大臣及内监的地方。等候在宫外的杨嗣昌得到了宣旨后,低着头急步走到崇祯面前,倒头一拜,连嗑三个响头,山呼万岁!
崇祯满意地看着自己当初提拨起来的杨嗣昌,平时, 崇祯 每每自比伯乐,而将杨嗣昌比作为千里马,事实上,当 杨嗣昌走马上任兵部尚书后,用“四正六隅”、“十面之”之策镇压农民起义军,战功便已然卓著斐然,在最初的时候,朝中百官见崇祯把一名不懂军务的人升任兵部尚书时,还颇有愤言,弹劾杨嗣昌的折子是一本接着一本,如同雪花一般整天堆满了 崇祯 皇帝的案头。然而, 崇祯对杨嗣昌的态度却依然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根本无视百官的意见,这其中自然也有老道圆滑的大臣温体仁的功劳。
果然,杨嗣昌并没有让崇祯失望,上任兵部尚书后亲往西北监军,当西北大捷的消息接连不断的传回京里时,当时的崇祯皇帝只是大笑了两声:“ 文弱果然没有令朕失望啊!”然后一时兴起,摆开文房四宝,大笔一挥,即兴而起,一挥而就在纸上书下了“武德兼备”四个精美的大字,泼墨而就后,立即盖上了玺印立即送往西北大营封赏给了杨嗣昌 。
当西北大捷的消息又再一次不断传入京里的时候,朝中的那些本来还颇有愤言的大臣们,顿时一个个的闭上了嘴巴,在也没有人敢说杨嗣昌半个不字了。再然后,这位兵部尚书又一次次的建立了不朽的军功,直至今时今日官居一品,掌领天下兵马!动一动手指则风云变幻,登高一呼则千万人响应的杨嗣昌杨尚书 !
官居一品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就如同二十一世纪的军委主席,而其东阁大学士之位则相当于后世的中央*****,足已称得是上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就连今日已历三朝的首辅温体仁,也不得不给上七分颜色。这一切,也离不开崇祯的大力支持,而杨嗣昌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对崇祯也是感恩戴德,心里也没来不敢有过一丝的逾越。
在崇祯看来,杨嗣昌,才是他们老朱家最忠心的家人,这样的人,才用的最舒心!
见杨嗣昌一脸恭敬地跪在自己脚下,崇祯的眼中忽然泛着一股柔和的光芒,微微地道:“起来吧。”
“谢陛下。” 杨嗣昌应了一身,站了起来,恭敬地立在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