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以身为饵(1/2)
黄维扬兵进豫章城下,并未急着对豫章城发起攻击。而是就地修建起防御工事,将大营修得滴水不露,又囤积粮食,做足了长期据守的准备。
诸将不解,这是要打攻城战啊,还是防守战啊。
而黄维扬扎下大营之后便, 也不攻击,静静地等待着。
之后林士弘向萧梁求援,萧铣派十多万军队东进的消息传来,诸将皆是很紧张。
萧铣居上游,隋军居下游;萧铣和林士弘内外结合,隋军是腹背受敌;萧铣据天时, 林士弘据地利,隋军天时、地利都不在手,若是等到梁军杀到豫章城下, 这仗就不好打了。
因此诸将皆认为要尽快向豫章城发起攻击,在梁军赶到之前,占领豫章城。
甚至还有人认为,此时此刻,江南并未做好全取荆襄的准备,为了避免过早的刺激到萧铣,不若暂且退兵,等待时机。
至少也得暂避锋芒。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其实很中肯。荆襄有兵四十万,虽然是虚的,但就是只有一半,也得二十万。而整个江南行台,可用兵力加起来不到十万,又是逆流西进,异地作战,完全不占优势。
不过黄维扬深思熟虑之后, 否决了这个建议。
黄维扬有些贪心,他想既攻克豫章,又要击败萧铣的这支援军,获得一场全胜。
这次征讨林楚,其实是黄维扬第一次大规模领兵作战。之前无论是攻灭李子通,还是收复江都城,都是势大于利,用的是巧劲。而淮南之战,最大的功劳则是黄维烈坚守怀宁城。
这些只能体现出黄维扬的带兵能力,但并不能体现出黄维扬的真实指挥能力。
而这次进击豫章,才算是对他最大的挑战。
而黄维扬很明显犯了年轻人常犯的错误,好大喜功,求大求全。若是黄明远在这里,肯定选择先攻取豫章,再迎击梁军,甚至退守九江,等着梁、楚联军反击。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实力越强,越忌讳冒险行动。
黄明远在给儿子布置手下左助人员时也犯了一个错误, 黄维扬身边的人多是年轻人或者资历浅的人,黄明远这么安排本来是因为黄明远担心黄维扬年轻, 资历不够,若派一些老臣、重臣,会导致一些掣肘,但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军中因为没有其他说话有分量的人,所以在黄维扬一意孤行的时候,没人能够有效阻止。
包括黄维烈、杜伏威、苏烈等人都是年轻人,自然愿意揽取这份大功。
唯一一个感到不妥的是久经战阵的欧彦,但他初次和黄维扬共处,对黄维扬的性格并不了解,也不好轻易阻拦。
于是黄维扬就拍板定下了围点打援的策略。
黄维扬虽然显得有些冒进了,但能力还是没问题的。虽然他经历的战事较少,但从小耳濡目染,又受过最正规的皇室教育,军事水平至少也是八十五以上。
围点打援,说起来很容易,但若是真正操作起来,极其困难。正如众人担心的那样,搞不好就会被对手来个内外夹攻,腹背受敌。
尤其是围的这个点,一不小心,就给你来个中心开花。
所以黄维扬决定,先狠狠地重创豫章守军一番,至少也得打得对方没有反击之力。这样他才能腾出手来,调集足够的兵力迎击楚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