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海大海(1/2)
有人就问了:“庄子,那红薯叶子怎么吃法?”
“这红薯叶子学问就大了,种上之后肯定不能吃,要等生长两个月以后,藤条生长的好长了,这个时候少量割掉嫩叶,做菜吃,也可以切了晒干留着过冬吃。还有一种吃法,那就等秋天叶子完全干枯了以后,磨粉来吃,口感极差,度饥荒用的。不过一亩红薯能养两头猪,吃肉都吃不完,谁吃干叶子?”
众人沉浸在无边的幻想当中,这年月家里如果能养两头猪,那将是一种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卖一头,换点零花钱,老婆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杀一头,亲戚朋友都能来吃肉,腊肉、猪油能吃大半年。
村里长者提议:“庄子,此乃造福百姓的天大好事,理应立下个碑文,以记录这等事情。”
晁盖一摇手:“不妥,现在红薯如何好都是我空口无凭说的,公孙道长和各位长者做个见证,等秋天丰收的时候,大家测量了产量,咱们在树碑立传也不迟。”
公孙胜也道:“有道理,这样比较稳妥。”
和土豆差不多,红薯种块一共不过几万斤,预计培育的秧苗能够种一百多亩。
但是红薯秧子能扦插种植,等红薯种植生出来秧子以后,可以插条再进行一次种植,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但是为了不影响产量,插条能种个一二百亩还是没问题的。
晁斌把红薯的种植步骤一一详细的记录,就算是晁盖回头出去办事了,大家在家里也能好好的把红薯种植好喽。
晁家庄村北,曾经的一片荒芜的地方,现如今修建了一个占地几十亩的猪舍。
一水的长毛黑猪,陆续购买了上千头的后备母猪,现在个头不大,也就是一百多斤左右,每日里白天放牧,在荒草地上吃草根,吃野菜。
到了下午,牧人就把它们赶回去了。
粮食加工坊加工剩下下脚料,麸皮、稻糠都用来养猪养鱼了。
别人看到的是一千头猪,但是公孙胜看到的是一万头猪。
“哥哥,要早作打算,这么母猪到端午节前后就要生产了,就算一头产五个小猪来算,那就是五千头,到时候吃什么可是大问题。”
“道长放心,我家仓房里还有几百万斤生虫的粮食,正好用来养猪。再说这些猪也不是所有的都咱们养。等生产了小猪,就会分给各家农户养殖。”
公孙胜哒哒嘴,贫穷限制了贫道的想象,大户人家的粮食不可估量。
“可是贫道听闻,猪的容易生病,一旦发病就会损失惨重。”
“这些也有应对策略,猪场会有专门的兽医日夜守护着,另外可以通过家猪与野猪进行杂交,生产抗病力强的后代。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化讲究的是猪粮安天下,猪并不只是用来吃肉那么简单。
它承担的是一种转换和循环,粮食的下脚料、瓜菜、青草等等用来养猪,转换成猪肉和肥料。
这其中的肥料尤为重要,农耕社会,科学技术落后,没有大工业时代的化肥,种地不施肥庄稼根本生长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