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寨新客(1/2)
时代在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经历潜移默化地改变,很多原本被尘封的往事不再是不可窥探的禁区,所以当张耀辉有意去挖掘那段历史的时候,故事梗概很快就浮现出来。
土狗和钟二娃两个人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直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家族里的亲戚众多,都在这里开枝散叶,老一辈的族人大多还健在,几十年前的记忆还没有被湮灭。
有张耀辉的吩咐,他们做事也相当小心,没有暴露出任何目的性,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走亲访友的频率更高了,到每家去都会带上电简单的礼物,少不了两瓶老酒,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张耀辉准备的。
时间长了,土狗和钟二娃不但没有引起怀疑,反而人缘还越来越好了,亲戚们都说这两个娃越来越懂事了,知道跟族人搞好关系,而且对长辈非常尊重。
不管走到哪家,总是会被留下来吃顿饭的,饭桌上多个人就是多双筷子的事,而且人家又不是空着手来的。饭桌上的家常拉起来,话题自然就天马行空,不受拘泥,再加上一碗老酒,他们很快就拼凑出了当年民防团的故事。
这些消息自然都汇合到张耀辉这里,他也没想到这地方原来还有过这么一档子事,只是这个民防团里到底有些什么人,做过些什么事,就没有太多的信息,只知道团长是个号称滚地龙的外乡人,是个强人,曾打死过另一个土匪头子,民防团解散后,此人也不知所踪,关于麻衣神算,却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
其实这也难怪,现在的老辈们大多参加过山寨的兴建工作,当时都是黄班长主事,特别是当着大家的面击毙了钻山豹,大家自然都认他,而钟槐反而处处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就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特别是民防团成立后更是绝少抛头露面,麻衣神算的名号也是后来才得到的,所以除了参加民防的一二十个团员,基本没人知道他的底细,而当年参加民防团的那些人,有些已不在此地,有些已经离世了。
“有没有哪家亲戚认识现在住在寨子里的人?”张耀辉问。
“没有,寨子虽然离我们那里也不远,但是寨子里的人跟我们不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姓都不一样,平时很少有来往的。”土狗回答道。
“你们说寨子里的人会不会知道麻衣神算的事情?”
“不好说,几十年了,变化太大,那个寨子里现在住的村民,都是解放后重新分配的住房,并不是一直住在里面的,所以可能更我们一样,并不知道太多的事情。”
张耀辉和土狗、钟二娃在小酒馆的老位子上喝酒,这样的聚会他们三个基本每个星期都会有一次,这家店的位置很偏僻,也很小,生意冷冷清清,张耀辉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不会遇到熟人,特别是班组里的同事。
“当年不是还有一二十个当地人也参加了民防团么,这些人现在也才六十多岁,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到他们当中一两人的下落,他们应该知道更多的情况。”
“没错,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我们身边的长辈只知道寨子里有人办了民防,确实也保了这一方平安,却都不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勾当,平日里的用度,那大把的银钱都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一说到当年有谁参加过民防,老人们就变了脸,不再多说什么了,看来还是很忌讳这个事情。”
“嗯,说是民防团,其实跟土匪没区别,解放后是被打击过的,当年参加过民防团的人,肯定都不会再提起这段经历,当然也忌讳别人说出去,民防团对乡邻有恩,咱们这里的老辈们都是记恩的,不会作出出卖恩人的事情,你们以后打听这方面的情况时一定要小心,不要露出马脚。”
三人喝酒一直到大夜里,分别时张耀辉给了他们每人一百块钱,土狗和钟二娃现在吃张耀辉的,用张耀辉的已经形成习惯了,不再有多难为情,张耀辉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
周末,秋已萧瑟,满山红桔,偏安一隅的小寨子又迎来了一位新的陌生客人,张耀辉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带来了编织袋,声称是来收红桔的,乡民当然欢迎这样的人,总比他们把红桔背到街上去售卖方便的多。
放假在家的孩子们被组织起来到院子外面山坡上去摘桔子,老人吩咐要紧着又大又红的摘,张耀辉就在院子里坐着等,无事就跟老人们闲聊。
张耀辉今天来并没有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此刻也没有打算从老人的口中打探麻衣神算的下落,他只是好奇,好奇这座在自己身边存在了自己二十年的寨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几十年前住在这个寨子里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让老板如此上心,要自己去寻找的那个四角星盘,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奥秘。
通过闲聊,除了参观了这个原来民防团的驻地,没有获得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生产队放工之前,张耀辉留下十几块钱,带着几十斤红桔离开了山寨。
......
左罗和冬瓜坐在钟山家的院子里剥桔子吃,这是钟山家自己的橘树上结的果,今年外面来收柑橘的客商少了很多,满山的桔子都成了滞销品,凭厂里的消费能力根本消化不了,大量的柑桔都挂在树上,烂在地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