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矛盾(2/2)
书中提出的变革方案,倘若能真正实施下去,大秦再创盛世辉煌,指日可待!
只是《治、国、策》的很多变革方案,都因触及到门阀的利益,削弱世族对国朝政治经济的掌控,而被迫停滞不前。
建元帝以天下初定,百姓安居乐业为首要,强行把土地改革推行了下去。
就因这土地改革,皇权与门阀之间原本还算平和微妙的关系被打乱了。
现在的大秦政事堂,每有什么新的政令,裴烨一系的官员能拖就拖,能不执行就不执行,这让建元帝很是恼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文国公孟柘,身为建元帝的老师兼岳丈,担心建元帝冒进,苦苦劝导:“事急则败,事缓则圆,凡事不可操之过及,更不可妄起杀戮。比起用强权手段推进治国策,引起门阀世家的怨愤与底层百姓的不安。
不如找出世族与寒门之间的那个平衡点,循序渐进,起到一种春雨润物无声的有力渗透,逐步落实吏治改革,力争实施新政,稳中求变!”
大秦朝中多派系,生死荣辱全系天子一身的寒门,认为文国公的观点过于中庸。
周九如也觉得,外祖父的态度实在是温和了些。
这两年推进的土地改革,不论是开荒承包,还是按人头、按户分配,能够在门阀的反对中推行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原离乱几十年,人口急剧下降,人少而地广。
倘若不能改变各地门阀权贵的圈地,不能改变门阀世家是民间实际势力的垄断者这种状况。
那么,接下来的社会矛盾,必将会影响整个朝局,成为大秦新一轮的动荡。
所以国、政改革,迫在眉睫。
建元帝一登基,便加开了恩科,明确了科举之制,分科分类,从全国选拔人才。却又因顾忌门阀,并没有明文废除世族的举荐制。
皇后的堂弟,承恩侯府的三郎主孟光峻,从小痴迷工造,被齐州世族卢氏举贤不避亲,推举他到工部所辖的军器局改良武器,屡立奇功,现已擢升为工部侍郎。
裴烨为首的门阀党,又以此为由,诬蔑建元帝身为天子,却以权谋私,重用外戚。
大秦军队增添了募兵制,其中有些卫所又分义务兵和志愿兵,大大削弱了门阀权贵对兵权和地方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化了君臣之间原有的矛盾。
“这次的行刺事件绝非偶然。”
靠着马车的车壁,周九如眯着眼,小声揣测道:“如果仅仅只是门阀党里通外敌,想再一次试探皇权的底线。那伽蓝与扶桑武士实在没必要飘洋过海的来中原,肯定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千月听罢,出声打断道:“公主,你就别在这胡思乱想了,有圣上和太子看着呢。”说着,从旁边的小阁子里抽出一本书,“你要是觉得车里无聊,我给你读会儿书。”
“不用。”周九如活动了下有些僵硬的身子,“我想休息一会。”
她坐的马车虽说经过特殊的改动,行得还算平稳不震晃,可这是山路,坐久了照样不舒服。
千月拿了个大红冰裂纹的迎枕,垫在周九如脑后,又调整了一下她的睡姿,让她睡得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