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奇货可居(2/2)
盐一时之间无法交易,朱业也没了心思,一挥手,说道:“好了,这些话就不必多说了,我这里还有些盐,拿予你去,一并保存起来,统一分配。”
接着,朱业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系统身上,准备把购物劵用了。
但当他把九十九袋盐放入购物车后,心里却有些不甘。
明明能立马起飞的路子,一下断了,任谁也不会甘心啊!
于是,朱业索性浏览起这家卖盐的商铺来。
诶?
你还别说。
这一看!
不过两分钟,朱业就又发现了两件自认为还算有用的物品。
第一个就是:糖!
在古代,糖叫做饴糖,是百姓的美食,还流传下了含饴弄孙一词。
在我国古代,最早的制糖技术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中就记录的有周人制造饴糖的诗篇。
到汉代,由于制糖技术的成熟,饴糖在汉代大规模普及,糖被搬上了食桌,成为了一种调味料。
可这个时期生产的糖是甘蔗糖,与朱业可以购买的白砂糖不一样。
白糖哪怕是到了明朝,那也不是寻常富贵人家可以吃的起的。
当糖就是糖,不分品种,白糖的价格哪怕是甘蔗糖的十倍。
可说到底,它也仅仅只是糖而已。
现在正值入秋之季,而汉代制糖的时间就是在十月份。
这个时候市场上的糖种类繁多,朱业大规模的售卖白砂糖,虽然较为稀有,但并不会像盐那样,惹来大势力的窥探,出售白砂糖,似乎是个可行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蜡烛!
在我国古代,蜡烛也是一个珍惜奢侈的物品。
任何东西,一旦沾上奢侈,那就说明这玩意的价格并不便宜。
不然为什么会有匡衡凿壁偷光,车胤用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孙康借雪的反光来读读书这类故事流传下来?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普通人家点不起灯!
就像现在。
朱家祖屋用的是油灯,是朱家人在外打猎,家族里一些敌人将这些动物身体里的油脂熬制出来,在中间放上一根燃草制成灯芯。
气味恶臭难闻不说,就开始几人对话这一点时间,朱则都添了好几次油了。
麻烦!
秀女掌灯这些故事没少人听吧?
可朱业购买的这些蜡烛呢?
商家是这样介绍的:精炼石蜡,毫无异味,在不考虑外在因素的情况下,一根蜡烛,平均差不多能燃烧四个小时左右。
价格也不贵,十块钱一袋,一袋十根。
蜡烛不是百姓的必须物品,可那些达官高贵、有钱有势的人,肯定会乐意花点钱来购买蜡烛的。
原因?
面子!
朱业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了笑容,既然贩盐的路子走不通了,那我搞些白砂糖和蜡烛出来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这两样东西,可不是朝庭管制的,顶多也就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