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算盘(1/2)
“都到这地步了都不借钱么?”李延庆吃惊地问道。
管事回道:“不借钱,忍一忍,饿一饿,熬过去了,来年还有希望。八成利的钱要是借了,那就真是一无所有了,地都会被收走的。这庄子上可有不少借了钱之后,一无所有只能来当佃户的。”
自己种田,虽然苛捐杂税极多,但一年辛勤下来,总是比佃户只能分一半田产,多不少。
何况并不是所有地主都像李家这样家大业大,对佃户还算优待的。
有些小地主,家里不过也就两三百亩地,只是家中缺少男丁,只能雇佣一两户佃农耕种,这样的地主自然谈不上对佃户有多优待的。
李延庆一方面同情此时农民的凄惨生活,又惊叹此时的借贷利息简直高得可怕,和后世的校园贷有得一拼啊!
“那你说要是有年利两三成的钱能借到,那些农户肯借么?”李延庆问道。
“两三成利?还是一年,那怕是有多少都会被人借走哦!”
事情存在就是有一定道理的,后世银行几个点的贷款利率,是建立在便捷的借贷方式,严格的资产审查上的。
此时一年八成利息看起来相当可怕,但在李延庆记忆中,一百多年以后,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官府直接借贷,四个月的利息也是很可怕的两成,这在那个时代据说已经是低利率了!
八成的利息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也许是成本,也许是止损要求。乱世之中户籍损毁,欠了钱一跑,官府都很难找到人。
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延庆打算去金胡里实地考察一番,看看那里有没有低利率贷款的可能性。
“管事可愿陪我虞城县走一趟?”
“郎君所求,在下自然是没有问题的。”管事忙不迭地点头道。
虞城县位于宋城东北五十里处,按照铃儿所说,金胡里就在虞城县北十里处,此时出发,来回一百余里,当可在天黑之前回到宋城。
护卫们自然不敢对李延庆有所怨言,一行人稍稍歇息,便上马往虞城而去。
就算是优良的战马,高速奔驰个五十里也得累趴下,李延庆一行人自是慢悠悠地坐在马上前行,全然不复刚出城时疾驰的速度。
清风迎面吹来,路边六月种下的栗米依然是绿油油的,早起的农夫已然在田中劳作。
李延庆的主意就打在这粮食上。后世的历史知识令李延庆知晓了未来几年将要发生的大事件。
而明年就会发生一件大事件,也就是有名的后周与南唐的淮南之战。
在李延庆的记忆中,淮南之战从显德二年一直打到显德五年,后周与南唐在淮南鏖战三年,打得淮南赤地千里。
到时候,淮南乃至周边州县的粮价肯定是飞到天上去的。
宋州正好位于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边上,从宋州顺汴河往南是宿州,再往南便是淮南了。
若是在淮南战争期间,能在汴河沿岸的宋州拥有大量粮食,以其便捷的运输能力,与淮南恰到好处的安全距离,轻易便能赚到海量的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