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挑拨(2/2)
经验丰富的斯雅贝德曼将军,立即调动柔佛水师的战舰围攻上去,一顿炮火之后,阮军各舰纷纷起火,擅长跳帮战术的柔佛水军靠了上去,双方顿时陷入了残酷的肉搏战当中。
斯雅贝德曼的战术很明显,就是要先吃掉阮福鸣的第一批鸟船,再跟其主力决战。
见己方鸟船牵动了占城舰队的队形,阮福鸣下令全军出击。
斯雅贝德曼升起指挥旗,占城、亚齐、大明三方的战船,横向列队,挡住了阮福鸣的主力。
四姓海盗之一、大明合浦水师守备徐贵相领着所部八十艘船,用火炮、火箭、火铳蹂躏着阮氏水军。
忽然几声巨啸,葡萄牙人的大炮开火了。
一颗巨大的炮弹将一艘明军小船掀翻。
“这些狗娘养的佛朗机人”,徐贵相吐了口唾沫,下令火船攻击。
这是明军的老战术,在料罗湾海战中,郑芝龙就用这招收拾过荷兰人。
五艘明军火船向一艘双桅帆船冲去,葡萄牙人的炮弹很密集,一艘又一艘火船被击沉。终于有一艘冲到了双桅帆船前。借着风势,火船上的尖锥深深地刺入纵帆船的船身,明军水兵将母船点燃,乘子船退回本阵。
很快地,斯雅贝德曼吃掉了阮军的鸟船,杀向阮军主力。四囯联军占据了优势。
然而,海神和四国联军开了个大玩笑。风向变了,由西南风变成东北方,变得对阮军有利。
剩余的四艘葡萄牙纵帆船充分发挥了船快炮猛的优势,将一艘艘占城战舰打着了火。有经验的葡萄牙水手,集中射击占城水师的帆,重创一艘后立即转向下一艘,将击沉敌船的任务交给阮氏水军。
古笪罗海战打了很久很久。最终阮氏和葡萄牙人的联军取得了胜利,四国联军大败,斯雅贝德曼将军中弹身亡。明军徐贵相部也损失了三百人,二十艘船。
“快向大明朝求援!”占城国王婆契嘶哑地吼道。
“真主保佑,不对,阿弥陀佛!”
占城国派往大明求救的使臣屋牙仳大师,又来到了朱亨嘉面前。
救还是不救呢?
作为穿越者的朱亨嘉知道,再过几个月,满清三顺王的军队就会进攻湖南,清军李成栋部也将进攻广东。自己即将在两个方向面临大战。此时此刻不宜再起战端。
可是南方还有安南郑氏虎视眈眈。当年安南国下琅州之战,自己偷袭郑主郑梉,一般人在这种出其不意地打击下早就全军覆冷了,可这个郑梉着实了得,居然敢让象兵反击自己,虽败不乱。战后,又缴获了郑军三十门做工精良的西夷火炮。其与红毛夷人素有勾结。万一孤跟清军作战时,郑梉在背后捅孤一刀。如何是好?
本来自己想挑拨安南阮氏进攻安南郑氏,让他们自相残杀,这样自己后方就安全了。
不料阮福澜不听指挥,不但不打安南郑氏,反而打起了大明友邦占城国的主意。也确实该教训一下。
这一仗打不打呢?
有问题找郑封,是朱亨嘉的老习惯了。
“郑卿,孤是否应该派兵讨伐安南阮氏?”
“监国,最好是让郑氏和阮氏互相攻伐,吾大明在旁观战!”
“孤也知道这样最好,也曾派人约阮氏攻郑氏,可阮氏不听呀!”
郑封一笑:“监国,您为什么一定要约阮氏攻郑氏?为何不约郑氏攻阮氏呢?”
朱亨嘉眼睛一亮,对呀!
大明朝对安南的基本囯策一直都是扶弱抑强,郑氏强、阮氏弱,所以自己在潜意识中一直把阮氏当盟友,把郑氏当敌人。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自己的挑拨能力。既然想让他们互殴,只要打起来就行,管他选谁做盟友呢?
思维一换天地宽。朱亨嘉派使臣约安南郑氏攻安南阮氏。
听说大明朝的使臣约自己伐阮,安南黎朝清都王、郑氏家主郑梉把儿子郑柞叫到身边。
郑梉今年六十九了,精力大不如以前。江山迟早是儿子的,他想在死前多培养一下儿子。
“柞儿怎么看大明约吾攻阮氏这件事?”
郑柞气愤地说:“明国人一向奸诈,上次偷袭我军,夺走了我们谅山、新安、鸿基三府。父王万万不可答应他们。”
“柞儿啊,汝是世子,处理国家大事岂能感情用事?”郑梉点拨着儿子,“明国和吾安南囯孰强孰弱?”
“自然是明国强,安南弱。”
郑梉眼一瞪,精光四射:“弱国不听强囯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汝想过没有,如果拒绝了明国,明国约阮氏打我们,怎么办?”
“这个!”郑柞把头一低,“儿臣思虑不周。”
郑梉缓和了语气:“吾儿切记,以弱抗强的密诀就一个字:等!等到明国衰落之日,就是我们报仇之时!”
郑柞用力点了下头:“儿臣记住了!”
郑梉哈哈大笑:“上次虽然割让了三个府给明国,但我们从南掌囯却夺下五个府。这一次,明国人想让我们安南人自相残杀。孤就假戏真做,先灭了阮氏。回过头,等清国大军到了,再联清攻明”。
听说安南郑氏发兵攻阮氏了,朱亨嘉对南部边境的安全彻底放心了。
他令桂林参将冯安平领步兵四千、兴安水营都司马玄生领水兵三千驰援占城囯。以冯安平为主将。
临行前,朱亨嘉写了一首诗给冯安平: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朱亨嘉问冯安平:“冯卿可知此诗何人所写?”
“臣不知。”
朱亨嘉看着冯安平,深情地说:“这是吾大明朝世宗写给大将毛伯温的诗。当年嘉靖先皇令毛伯温南征安南,临行前写了这首诗为其壮行。孤希望卿能成为孤的毛伯温!”
冯安平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臣一定不负监国厚望,扬大明国威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