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疑窦丛生(2/2)
还有高开道起于北平,张长凭起于五原,周洮起于上洛,杨士林起于山南,徐圆朗起于豫州,张善相起于伊汝,王要汉起于汴州,时德叡起于尉氏。
李义满起于平陵,綦公顺起于青莱,淳于难起于文登,徐师顺起于任城,蒋弘度起于东海,王薄起于齐郡,蒋善合起于郓州,田留安起于章邱,张青持起于济北,臧君相起于海州,殷恭邃起于舒州,周法明起于永安,苗海潮起于永嘉,梅知岩起于宣城,邓文进起于广州,杨世略起于循潮,冉安昌起于巴东,宁长真起于郁林。
数量上远远超过小说中的十八路反王。
这数十起草头王,都是在史册上留下名目有记载的。此外,还有许多跳梁小丑,东劫西掠,骚扰民间,实属数不胜数,记不胜记。
只是那久驻江都的杨广,还每日坐迷楼,采集吴娃,整日里花天酒地,醉死梦生。一班献媚贡谀的杨家奴,又把各处的反王警报,匿不上闻,眼见得杨氏基业,是朝不保夕了。
反王消息纷纷传来,王威、高君雅大为惊惧,心中越发倚赖李渊。只是见李渊命长孙顺德、刘弘基协同刘文静募兵,不免起了疑虑。
想那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曾分别做过右勋卫和右勋侍,只因杨广出征辽东,两人不愿随行,中途当了逃命,亡命晋阳,躲进李渊府中暂作寓客。
况且那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的族叔,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内兄,有着姻亲关系,李渊此次任人唯亲,形迹可疑。
两人联想到最近刘武周和梁师都的消息,越发疑忌起来。他们暗中偷偷调查,发现募集来的士兵,聚集在兴国寺,而且只归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统带,并不见李渊派属其他将士。
高君雅本来就是气量狭小之人,他在马邑吃了败仗,损失了李渊不少将士,曾受过李渊的责罚。他仗着自己的杨广的人,哪肯受这个委屈,此刻发现李渊如此多可疑的地方,便对王威说:“李渊此人深得太原内外人心,如今如此作为,只怕是要造反。”
王威道:“有这个可能。兹事重大,且待我去找人核实之后再做打算。”
高君雅同意,于是王威去问那行军司铠武士彟。
这武士彟是文水人,本来就甚是推崇李渊,曾劝李渊兴兵举义。王威不去问别人,偏偏是问到了武士彟。
武士彟当然是为李渊辩护,道:“募兵之事是唐公与众人商量出来的决议,当初你们也是赞同的,为何在这紧要关头还要猜忌唐公?”
王威道:“其他事且不论,只是这长孙顺德、刘弘基是朝廷逃犯,为何唐公要让他们两个带兵?我要将他们抓来治罪。”
武士彟道:“这两人皆是唐公门下客,若把他们抓来治罪,唐公必会出来反对,这岂不是自寻烦恼么?若是惹得唐公生气,撂挑子不干,到时谁来统筹大局,谁来对付刘武周和突厥?”
听了这话,王威面露沮丧,不敢再异议,仍然回去跟高君雅商量。高君雅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两人只能约定,寻找机会除掉李渊。
另有留守司兵田德平打算劝王威将李渊募兵的情况上报到江都,好在被武士彟及时阻止,说道:“讨捕盗贼的将士,全部隶属于唐公,王威、高君雅只能算是寄坐在这里,能有什么作为?若是惹得圣上罢免了唐公,到时只怕太原会沦陷为突厥之地。”
那田德平听了此言,便放弃了劝说王威的想法。